从古至今,虽历经异族侵略,但为什么汉族的融合(同化)能力始终那么强?

从古至今,虽历经异族侵略,但为什么汉族的融合(同化)能力始终那么强?

一,从古至今,虽历经异族侵略,但为什么汉族的融合(同化)能力始终那么强?



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误会。

事实上梳理历史,我们能看到今天汉族许多生活习惯和秦汉时期的汉人有巨大的差别,反而更接近游牧民族。

为了避免争议,我要说一句,本人是汉族。

我这里简单说说汉族目前有多少生活习惯是游牧民族带来的。

汉族传统饮食方式是分餐制,反而游牧民族因为物资短缺才会采取合餐制。

虽然在元朝之前,汉族底层也会使用合餐制(物资不够),但是精英阶层依然是分餐制的。

然而元朝之后,由于蒙古人带来的饮食习惯,使得精英阶层也开始实行合餐制,一直到现在。

如果一个唐代的中原人穿越到现代,看到现代的合餐制,他一定惊呼:胡风太盛。

其次:桌椅板凳床都是游牧民族带来的生活习惯。

这个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因为唐代称呼床、椅子就是胡凳、胡床。




反而日本目前依然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民族生活习惯。

因为中原内地是农耕定居民族,那么谁也不会专门找一个蚊虫特别多的地方建房子,即使在蚊虫多的地方建房也会长期固定除虫。

所以,“打地铺”是完全没问题的;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任何地方都没办法长待,为了避免睡觉时昆虫骚扰,睡觉和坐都要尽量离开地面。

第三,就是髡发,也就是短发。

当然,我知道短发是西方传过来的,但事实上相比中原民族,游牧民族更有短发的传统,比如说辽国契丹人的打扮就被称为髡发。




换言之,游牧民族并不拒绝理发,而中原内地人更反对理发。

如果一个秦汉时期的中原人穿越到现在,看到满大街的短发,肯定也会高呼:胡风太盛,难道匈奴人当了皇帝?怎么满大街髡发?

甚至语言上,如果大家去知网看一些正经关于语言转变的论文就能发现,现代汉语融合了大量蒙古语、满语。

一个秦汉时期的中原人穿越过来,是100%没有办法用语言交流的。

总而言之,我是反对用“同化”这个词的,因为这代表对方完全放弃自己特点,接受我们的所有特点;但是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共同“融合”,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汉文化”,今天的中华文明是融合的产物而不是同化的产物。

个人认为,主要有一下几个的因素:

一,汉民族人口之众,覆盖范围之广,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等同的。

二,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所形成的思想文化、生存意识、发展理念、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诸多的发展要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包容性。

三,汉民族具有团结一致,共同拼搏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古代汉族的融合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民族。可以说,这些民族,绝大多数都被汉族给融合了,最终都成为了汉人。虽然现在一些网民不理智,有大汉族主义倾向,经常会说一些大汉族主义的话。但实际上,很可能他们的祖先都曾经是少数民族,被汉族融合以后,才成为了汉人的。

就算是一些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地区,当他们和汉人杂居在一起以后,实际上很多原来的少数民族,都成为了汉族。比如鲜卑族,曾建立强大的北魏。但他们迁都以后,很多鲜卑人,就逐渐成了汉人,他们连姓也改成了汉姓。金国人占领了中原地区以后,他们也逐渐汉化,成为了汉人。蒙古人占领了汉人居住的地方后,最终留下来的,也有很多都成了汉人,改了汉姓。满族也有很多人成为了汉人,同时也都改为了汉姓。

(北魏迁都)

那么,为什么汉人的同化能力那么强呢?为什么很少有汉人被同化为少数民族的现象呢?

其实这个道理也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汉人太强大了。

汉人的强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经济上很强大。

汉族生活的地域,一直是气候相对比较温和的,土地也比较肥沃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总之一句话,这里的人,生活绝对是比周边的少数民族优越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周边的少数民族非常羡慕中原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他们缺乏粮食的时候,常常就会带领军队前来抢劫。尤其是在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这件事做得更多,这一点,古代被汉人称为“打草谷”。

但是,光抢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抢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受到中原国家军队的严厉打击,因而丢掉性命,甚至失去家园。所以,如果能够学习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开始农业生产,自然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当周边少数民族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变成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再加上与汉人通婚,渐渐地,就变成一个汉人了。

(问鼎中原,图取其意)

二是政治上很强大。

实际上不是汉人,在汉人还没有成型之前的中原地区,华夏族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尤其是西周建立以后,经过800年的酝酿,中原地区的这种政治上的强大性逐渐显露出来,周边的国家都在积极地向中原看齐。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楚国作为一个大国,但一直不满足于在南方活动,想要到中原来,坐镇中原。“问鼎中原”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就是想要成为中原主人的意思。

在汉朝建立,汉民族形成以后,这种周边国家和中原国家的朝贡关系,也渐渐地成型了。这种朝贡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关系。体现的就是周边国家和中原国家在政治上的不对等,中原国家起主导作用,周边国家跟随中原国家政治走的一种表现。司马迁在给匈奴写传记的时候,就没有把匈奴当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只是当成相当于“侯爵”这样的一个级别,所以他写的才是《匈奴列传》。

因为汉人在政治上的强大和强势,因此,周边的少数民族,对汉民族自然是一种向往。当他们从少数民族身份,变成汉人身份的时候,这对于他们来说,属于政治地位的提高,他们怎么会不愿意被汉族同化呢?反过来,如果汉族变成了少数民族,这将是政治地位的降低,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玄奘西游)

三、文化上很强大。

文化是一个需要时间来积淀的。没有时间积淀,文化就体现不出来。我们说,三代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但是出不了一个贵族。这里所讲的就是时间对于文化的作用。

正是由于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传承,因此也就有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于少数民族是有强大的吸引力的。一方面,周边少数民族君王,会积极要求与中原汉族国家和亲;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地派使者前来学习,学习中原汉族国家的先进文化。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可以说数不胜数。但是很少有中原地区汉族人前往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情况。除非一些宗教方面的学习,比如玄奘西游等等。

因为主要是少数民族向中原的汉族学习,因此,少数民族老百姓改变自己的民族身份,变成汉族老百姓的情况,便数不胜数了。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实际满族的融合力也是佷强的,不过汉族是个大民族人多,所以汉族的力量强大才同化了其它族

其实,我们不能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能力!

历史总给我们一种错觉——在当时的外族入侵并获取统治权时,没过多久总会被汉文化“同化”,如金朝、元朝、清朝,这会让人赞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容、同化的能力超强!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同化”外族文化,雄哥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要的原因就在于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差别。

中国历史上的外族入主,都是游牧民族南下,游牧民族在国家的治理上是很粗糙的,各部族之间常常围绕着草场和水源进行战争,即使形成了国家,也是依靠各部族的进贡表示臣服。如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采用了和亲、诸王分封制等方式赏赐有功劳的部将与部落,以避免牧场部落之间的互相兼并。

而分封与和亲的治理方式,早在夏商周三代就用尽了,自秦朝以后,中国用上了更先进的“郡县制”的社会治理形式。外族入主中原之后会发现,在农民稳定于土地的农耕区来说,郡县制的统治实在是太轻松了。

因而,金、元、清各朝代都不会改变已有的治理方式变为游牧区的管理,而是继续沿用上一朝代的制度,并且任用汉人官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农耕区有其成熟的治理方式,即便是外族入侵,也会适应并利用这种治理方式。

其次,制度与文化是配套的。

如果按流行的说法,游牧民族是“狼性”,必须以勇力与野兽抗争,因而崇尚武力,如我们今天看到草原上的体育活动,如摔跤、赛马、骑马射箭等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力量”、“速度”、“勇气”来展开,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而在与农耕民族的交往中,这一特点则展露无遗,战争、掠夺、和亲、互市是常态。

有人将农耕民族视为“羊性”,其实也很贴切。农民固定于土地上,并没有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因而更关心的是土地的产出和赋税的程度,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下,文化典籍的传承更容易、更有序。其体育活动不再崇尚武力而是强调技巧,如孔子说的“射不主皮”,射箭比赛中射中就好,不考虑是否有力,又如“投壶”、“蹴鞠”、“吟诗作对”、“琴棋书画”等游戏或比赛,都是“文绉绉”的。这是农耕民族的文化特性。

因而,当外族入主中原,第一件事就是沿用原有的制度,第二件事就是学习中原文化。如元仁宗大利推广汉化,清康熙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典籍,编订《康熙字典》;乾隆时期则编订了《四库全书》。这都表明,要深层次地治理农耕民族,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其内在的文化。

如今面对西方工商业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是否还能从容?

文化的融合往往需要更长的历史时期,如对佛教的“本土化”几乎用了千年,那么,现如今西方的工商业文化强势进入,中国文化是否还能如此从容地“同化”?这或许是千年以后才看得出,当下所能做的,只能是以“保存”和“阐发”传统文化为主。

谢谢邀请!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从古至今,虽历经异族侵略,但为什么汉族的融合(同化)能力始终那么强?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