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闹天宫失败后,天庭为什么没摘去他齐天大圣的头衔?(为什么天庭给孙悟空面子)
一,孙悟空闹天宫失败后,天庭为什么没摘去他齐天大圣的头衔?
齐天大圣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大闹天宫,就是要与天地齐寿,统管东西方各界,以达到其佛法东渐的目的。孙悟空闹天宫,然后失败,其实是如来佛祖纵魔伏魔,经过这一过程,降服玉帝及其所管的天地人神鬼,然后,把佛法传到了南儋部洲(东土大唐)。
“齐天大圣”原来如此,天庭敢摘去如来佛祖这个头衔吗?那么,《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或者说孙悟空真的就是如来佛祖吗?
孙悟空的师父是谁,似乎是《西游记》的一大死结。书中说,一只神猴从东胜神洲来到西牛贺洲,在一个樵夫的指引下,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老祖学艺。这个樵夫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如来佛祖幻化的。
却说猴王随着童子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此时,书中有一首赞诗描写菩提祖师: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中,把菩提老祖写成了一个不佛不道的怪胎,同时,也提前伏藏了“齐天大圣”。原本,幻化成樵夫的如来佛祖是讲《黄庭经》的道士,而且,菩提祖师坐瑶台,两边又有小仙侍立,分明就是个道家大仙。但是,这首赞诗却又把这位道家大仙说成了西方妙相祖师。
这其中的奥妙,就隐藏在这首赞诗的第一句中,那就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这句话所隐藏的深意就是,佛祖曾经被上帝(玉帝)的长子羞辱,被降为道家的大觉金仙。
《宋史·徽宗本纪》中说: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
宋徽宗自称是上帝的长子,自号“道君皇帝”。所以,他的行为代表着玉皇大帝,如来佛祖遭此羞辱,于是,在《西游记》中就要报复道家,从而引发了孙悟空以齐天大圣之名大闹天宫。闹罢天空,如来佛祖终于“与天同寿庄严体”,玉皇大帝也不得不接受佛法东渐的事实。
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为何说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如来佛祖呢?
《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回书开头写的是猴王出世。猴王出世的地点是东胜神洲的海外仙山花果山,这座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很明显,花果山原本是道家仙山十洲的源流。但是,却被如来佛祖占据,在此孕育灵根,培植心魔。所以,后文故事就有“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就是如来佛祖心魔所幻化,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五行山之“五行”也出自道家,如此,如来佛祖也太强势了,无论是花果山,还是方寸山、五行山,都是道家圣地,却被如来佛祖来“炼心魔”。如此,就不难看出吴承恩对佛法东渐的态度了。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个“心”字,如来佛祖被贬为道家的大觉金仙,被玉皇的儿子羞辱。于是,修炼道家七十二地煞本事,随时准备打上天庭。因而,如来佛祖放出心魔时,如此严厉训斥孙悟空:
你这去,定生不良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离了灵台方寸山,果然是生出很多不良。但是,西天取经也是不良吗?徒弟得成正果,难道师父不高兴吗?
因为西天取经就是“不良”,如来佛祖不可告人的“心魔”一旦为世人所揭穿,那就肯定是万劫不得翻身了。故而,历史上出现了“三武一宗”灭佛大事,宋徽宗则以道教同化、异化、归化佛教,如来佛祖被降为道家的大觉金仙。
灭佛、革佛的都是上帝之子,如来佛祖心怀“不良”,这才动起了打败天庭,降服天庭的心思,以心魔闹天宫,以收回心魔这等把戏令玉皇大帝等整个天庭屈服。
《西游记》中如此描述天庭(或者说是道家)集体屈服于如来佛祖:
玉帝传旨,即着云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陽玉馆,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座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此后,又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气真君、五斗星君……等等“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摔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玉皇大帝及其天庭可谓丑态百出,大肆附和如来佛祖的“安天大会”。
天,竟然要佛祖来“安”,这岂不就是招安吗?都被别人招安了,还敢摘掉“齐天大圣”的头衔吗?
如来的心魔回到花果山,便闹遍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所管辖的三界(人神鬼)都被猴子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只得把猴子请到了天庭。
起初,玉帝只是想糊弄甚至软禁如来的心魔,继续把佛当做大觉金仙来收拾。所以,只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温,同“瘟”,如来佛祖如同瘟神。
早就做好了大闹天空,试图“齐天”的如来佛祖绝不是好欺负的,识破天庭诡计之后,便反出天庭,在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所以,这回书的回目就是“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吴承恩还是在说如来佛祖的心魔在作怪。
玉皇大帝无奈,不得不承认孙悟空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再次被请上天庭,但玉皇大帝又生出一个计谋,借助如来的心魔打击异己,巩固自己在天庭的权力和权威。这条计谋,便是派最喜欢吃桃的猴子去守王母的蟠桃园。然后,大闹蟠桃会。
蟠桃园总共有三种蟠桃,最前面的是三千年一熟,人吃一颗立刻成仙了道。中间的是六千年一熟,人若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最后面树上是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孙猴子专检后面树上的吃,而且,还吃了好几颗。如此,如来佛祖便真正地成为“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庚”的齐天大圣了。
如此齐天大圣,恐怕谁也摘去他的头衔了。玉皇大帝无奈,但却十分狡猾,以王母的蟠桃做人情,贿赂如来佛祖。又借助西方如来破坏了蟠桃计划,否则,王母娘娘不知要让多少人得道成仙,不知有多少人会成为“齐天大圣”,仙界中又不知有多少人成为王母的势力。
如来佛祖在玉帝面前玩了这样一个高级魔术,放出心魔,然后轻松地收回心魔。天庭于是集体屈服,接受招安,道家不得不把“五行”让出,继续让如来实施佛法东渐,了却自己的“心意”。
收拾完天庭,心魔迅速膨胀,借助阎罗整治人皇李世民。经历生死之劫的天帝之子李世民,不得不把“南儋部洲”献给佛门,派人不断地去“送南瓜”。
《西游记》中尽管以佛教地图写了四大部洲,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种借喻手法,南儋部洲就是暗射的东土大唐。
佛法完成了东渐,同时,“心魔”也占据了十洲三岛。是以,如来佛祖所说的“那南赠部洲者,贪滢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诸如吴承恩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明初期便开始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对帝王制度进行反思——《水浒传》、《西游记》都是明朝中后期思想启蒙的先声。
二,为什么孙悟空上天庭只是走南天门
你可以查查一个词,叫“金口玉言”,在中国传统神话和道教神话里,玉皇大帝就有这么一个人设,金口玉言,一旦正式敕诏,玉帝自己也没办法改变。所以说,天庭也是没有后悔药的。
比如另一个神话,真武大帝,有的版本,就说真武大帝源于玉帝动念,敕旨要金身下凡,临期后悔,来不及了。
在这类古典神话里,金口玉言是一个很常见的设定。除非玉帝做的决定不够正式,那还有得改,一旦正式决定了,就无法改变了。
所以你看电视剧《西游记》关于“凤仙郡祈雨”的故事就与原著不同。电视剧里,是玉皇大帝改了主意,这就属于不贴合神话设定。在原著里,到底是孙悟空这边服了软,不管郡侯有没有理,他也得向天谢罪道歉,才解除了玉帝的法术,最终凤仙郡降雨。
在原著里,玉帝封孙悟空“齐天大圣”,是正式下了诏书的,怎么改?没法改。
类似这样的情况,其他神话里也有不少。比如道教神话《八仙得道传》,“邀天眷实授龙王”,缥缈、火龙二仙的俩徒弟,两条龙,是玉帝正式下了诰书,封为龙王。到后期,龙宫与八仙打起来了,元始天尊都说了“沧桑之数,皆有前定,移山倒海,事情果属卤莽,究竟也不是平和之罪”,龙宫方面这么大的罪,也无法免掉“龙王”这个封号,就是因为玉帝“金口玉言”,一旦正式册封,无法改变。《东游记》也一样,赵元帅都说了“汝等罪恶重大,时刻尚且不能容之”,“平山塞海,放火杀人,罪恶不大,更有谁大?”八仙与龙宫闹成这样,把泰山都拔了,东海烧干了,最后是龙王罚俸一年,八仙嫡降一等。想取消封号,取消不了。
又比如佛教神话《济公传》,济公与伏虎罗汉在永寿寺借天雷劈死五花山神,五花山神犯了天条,玉帝下旨准许降龙伏虎二位罗汉代天行刑,五花山神都已经死刑了,为什么没绌除他的山神封号?还是因为金口玉言正式敕封的无法改变。
这个设定,源于旧时代封建教条。皇帝的决定,错的也必须说他对。皇帝不能错,所以皇帝有错也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说改就改,敕封了,就不能后悔,心里后悔了,表面也不能显出来。
所以,比如你看《李卫辞官》里,乾隆两次封错了人,第一次封错了弘晟、弘旭,改不了,把他们暗杀了;第二次封错了克勒阿,也改不了,也只能暗中除掉。
这就是面子。人间的帝王要面子,天上的帝王更要面子。亏可以吃,面子不能丢。三,孙悟空如愿以偿被分为齐天大圣为什么还要大闹天宫
齐天大圣是自己给你封的,即便后来天庭也说了封他为齐天大圣,但是并不在朝廷正式编制中!
起初就是哄猴子玩的,非主流人员而已!
四,孙悟空为什么要在天庭干坏事
因为齐天大圣的头衔本来就是虚的。开始孙悟空自封的,后来天庭围剿没成功,为了平乱就奉他齐天大圣,这只是个称呼又不是官职。叫习惯了,摘与不摘也没啥意思
五,孙悟空为什么会被天庭捉住
全天庭都知道他被佛祖要去委以重任
当然要给他面子啊!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孙悟空闹天宫失败后,天庭为什么没摘去他齐天大圣的头衔?(为什么天庭给孙悟空面子)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