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古代大兵团作战)
一,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
二,古代战争为什么那么多
动辄就几十上百万多少会有夸大的成分,比如说赤壁之战曹操的劝降书写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显然这个数据是不足为信的,只能说曹操的牛皮吹的好。
如果查阅资料不难发现,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就数战国时期的战争兵马众多。除却部分记载夸张外,太史公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原因大致如下
1.战国时期实行全民皆兵制,据统当时全国人口达三千万,若按比例减掉女性、老弱病残,像秦、赵等强国征兵三四十万绝非难事,小国凑够十万也有可能。
2.战国时期长期驻军前线的多为贵族公子,依照当时的制度,贵族当兵仆人跟从,这样军队中又能增加很多壮丁。
3.史书所记载的人数并非仅指冲锋陷阵的兵士,还有为战争服务的劳役、农夫灯后勤人员。
4.若战争惨烈,对人员要求较高,各国会酌情在农民阶级征兵。甚至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参与战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历史越往后发展,战争人数越少,与兵制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至隋唐时期实行兵户制,打仗的多数职业军人,他们不从事农业劳作,由朝廷供给,军队的巨额开支使得朝廷不可能养过多的兵马,所以战争的人数不比战国的庞大数量。
当然不能排除史书夸张的成分,有往多的说的,也有使劲往少了记载的。比如温泉关战役,即使温泉关地势再有利,斯巴达三百勇士也不可能抵抗庞大的波斯军团。奴隶制的希腊王国,每个参军的士兵至少有七八个奴隶随从,因此参与战争的不下两千人。欧洲历史却只记载成几百猛男坚守温泉关三日,显然也是通过夸张来表达战争的伟大之处吧。
小生不才,片面之词,如有纰漏,烦请指正。
点赞、关注是美德。
三,为什么古代战乱这么多
首先说呢,古代的战争很多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在古代,大兵团的战争是非常的少的基本上到了西班牙和英国殖民的年代战争规模也不过就是数千人或者是上万人的规模而已。
而到了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清政府非常的重视英法联军,就调兵三万人,这是清军华北地区几乎是全部的家当了,和动辄几十万的规模相比确实相形见绌,可见,当年几十万规模的战争是很少的,不仅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
而为什么会有很多几十万规模的战争记载呢?首先因为古代的文人,特别是史学家都非常的喜欢夸大其词,记得看过越南对明朝的战争,越南号称三千万大军,还有缅甸的正史《琉璃宫史》说蒙古三千万军队入侵缅甸,而缅甸抵挡不住亡国了,可见,古代的史官还是很喜欢夸大其词的。
而之前远古时代,没有农兵分离,所以,全国的男性都会被调集起来,运输粮食的,后勤的,做饭的,都属于士兵,而后来农兵分离之后,士兵数量急剧减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兵贵精而不在多。而一直到了二战,几十万规模的战争才成为了现实,而当时的苏联尽管三千多万士兵,但是感觉还是古代全民皆兵的制度,正儿八经的职业士兵也就有十分之一都不到。
总之,古代的大兵团战争一方面是文人的夸大其词,第二就是因为当时没有进行农兵分离。
四,古代打仗为什么布阵
古代哪儿有那么多几十万的大兵团战争啊!很多都是瞎吹的根本没那么多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史记记载秦军60万人,赵军45万人。这个记录准不准呢?可以从秦赵两国人口总数大致推测一下。据考证秦国过当时人口500万左右,赵国当时人口400万左右。总人口500万去掉250万女人,还剩250万人,去掉老人儿童以及病残者100万(按照老人儿童占人口比例),还剩150万,然后再去掉官吏等也就100多万青壮年。有人说不是有100多万壮丁可以上战场吗?但是秦国当时还在和楚国韩国魏国以及匈奴西戎等势力对峙,这每一个方向都是要摆放大量兵力的。另外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运转不可能把所有的壮丁都送上战场,因为还要有人劳动创造粮食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以秦朝时期的生产力也根本不可能在一个战场维持60万人的补给,当时的技术不可能保证60万人的食物不腐坏变质。从赵国这边也能得出赵国45万人数有假,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被坑杀45万,可是一年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又组织了10万兵力和秦国对峙,赵国一样要面对匈奴,也要面对齐燕两个对赵不友好的国家,赵国国内也要生产发展经济,绝不可能被坑杀45万人然后一年后又组织10万兵力再战的。
历史上很多著名战役人数都有水分,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想吓唬刘备孙权,被周瑜分析曹军人数只有17、18万左右。因为战役结果曹操失败所以周瑜战前的分析被记录下来了,假如曹操赤壁之战赢了一统天下,那历史记载肯定是曹丞相率80万大军南下大败孙刘反贼一统天下。还有肥水之战苻坚号称120万大军南下灭晋,实际上只有10万大军到达淮南战场,前秦确实有120万兵力但那是全部,不是淝水之战投入了120万人。
之所以历史记载动不动就交战双方动则几十万人大战,实际上都是为了虚张声势吓唬敌人,古时候信息不发达,士兵都是文盲对局势战局兵力等不了解,吹嘘己方兵力优势可以瓦解敌军斗志。比如曹操赤壁之战前,写了几千份战书放在竹筒顺流而下想让下游孙刘两方百姓士兵看到,战书云:“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试想一下下游孙刘士兵捡到竹筒看到战书是不是会被吓破了胆,我方才四五万人,曹操80万大军。所以吹嘘己方人数是个心理战,既然你吹那我也不吹,你几十万我也几十万。后世史学家其实也不知道双方到底有有多少人,既然不知道那就把吹嘘的写上去,这样写出来更精彩。还有一点可以印证,清朝时期人口增加到4亿左右,但是清朝中后期却从来没有那场大战几十万人大兵团作战的,为什么人口最多作战规模却越来越小呢?因为清朝离我们现在太近,很多战役人数都可以考证,既然可以考证清楚就没有水分了,像清朝中晚期无论是镇压太平军还是和西方列强作战,一般都几万人的规模,最多也不过十万人左右,因为离现在太近没法吹嘘!
五,古代打仗原因
古代战争都是几十万的大兵团战争,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在古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其中要牵扯到的因素有很多。真正达到几十万人决战的战例少之又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古代,一场大战的取胜,士气上占很大一部分。两国交战,一方的兵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无形中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将领与士兵会在决策和战斗中心虚发憷。
历史上就有真实案例:赤壁大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实际上只有7万兵马;淝水之战,苻坚也号称80万大军,实际上不过10万人。虽然最终结果他们都失败了,但能把部队人数虚报10倍,就是为了震慑对手。
二、古代生产力低下,各国人口基数有限。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粮食资源有限,人口增长缓慢,各国人口基数并不高。一个国家能组织起几十万人大兵团作战,即使举全国之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纵观中外古代战争史,战争贯穿于各个朝代、各个时期,能维持和平的时候很少。战争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士兵战死,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部队征兵困难。国家兵力不足,就很难开展大兵团作战。
在历史上,面对实力稍强的国家的征讨,一些弱小的国家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抵抗。灭国大战中,小国根本经不起任何规模的战争。
三、大兵团部队中,实际作战人员占少数。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后勤储备尤为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车辆马匹辎重,维护和运送都需要大量人员。大部分人是临时征召的非参战人员,他们负责运送物资和后勤保障,而实际参战人员只占少部分。
所以说,即使号称几十万的部队,减去辎重和后勤人员,实际参与前线对抗作战的人数,根本没有那么多。
四、先进武器不断出现,人海战术逐渐落后。先进武器不断出现,武器的高杀伤性和高致命性,让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了变化,以人多取胜的战术就显得落后了。
也就是说,少量的部队,只要拥先进的武器,缜密完善的作战部署,往往会让敌军吃亏不小。所以说,人的数量不在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几十万人大兵团作战的机会就更少了。
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很少有统治时间超过300年的,不是被别国灭亡,就是被改朝换代。如此短暂的辉煌里,哪个国家有能力和机会组织几场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呢。
谈古惜今,战争会带来灾难,战争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爱好和平,呼唤和平,但我们也不怕战争,我们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古代大兵团作战)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