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明冲突融合呢?(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世界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明冲突融合呢?

一,世界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明冲突融合呢?

在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亚欧大陆农耕诸国与其北方游牧诸族两相对应,自东徂西,分布如下:亚洲东部的农耕地区主要是汉代中国,其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胡人),东北有乌桓、鲜卑(东胡),西北有羌、月氏、乌孙等。在中亚、南亚农耕国家主要有贵霜和印度,其北游牧各族有康居、大宛、大月氏等,间亦从事农耕。在西亚,南有帕提亚帝国,中国史书称安息,其北有马萨革泰和阿兰等游牧民族。在欧洲,南部农耕地带为东西罗马帝国,其北东欧草原地带则为斯基泰和萨尔马特等游牧民族。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邻近各国各族之间,不断发生接触和交往,和平时期是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时期则是土地与财富的掠夺。

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两个世界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秦汉帝国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经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都导致这样的结果。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入侵以及入侵后新的统治王朝的建立,也导致相似的结果。约公元前3世纪中叶,马萨革泰游牧部落联盟之一支帕勒达依人(达赫人)由北方侵入帕提亚,与伊朗高原操伊朗语的一支居民相结合,在公元前247年推翻了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王朝的统治,建立起庞大的帕提亚(安息)帝国。帕提亚帝国建立后的发展,无疑有游牧民族的贡献。公元1世纪中叶,大月氏人贵霜部在中亚建国,攻灭大夏,联合吐火罗人,形成庞大的贵霜帝国,首都由索格底亚那迁至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这个帝国的版图北起花剌子模,南抵印度半岛的文迪亚山。这是游牧民族在入侵农耕世界并定居以后建立的具有高度经济文化的文明古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五胡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亚欧大陆上两个世界之间既互相交往,又彼此渗透,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闭塞,促进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我头条号里的文章,你会了解的更全面。

二,文明的冲突几大文明

很高兴回答问题:世界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明冲突融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从公元前二千纪初到公元后15世纪这漫长的3000多年时间里,游徙生活于亚欧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对南部定居的农耕世界进行了不计其数的侵扰和渗透,其中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共有三次。农、牧世界之间的这三次大规模的冲突和融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均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变更,构成了历史自身发展运动的重要动力,而且导致了文明域界的扩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化外之地”被纳入到文明的进程中,从而为人类历史从分散的区域史、国别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转变奠定了必要基础。

一、两大世界的对垒与文明扩展的“酵母”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过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或文化模式——农耕与游牧。从新石器时期末叶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这种生活方式的分野导致了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旷日持久的文化对峙和冲突,我们今天的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两个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社会制度。相对而言,游牧民族骁勇强悍、性情凶野,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据司马迁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罗马杰出的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道:“要想劝他们象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游牧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它的成员们长期过着一种淳朴而粗陋的半原始生活。游徙不定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发生,因此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规模入侵浪潮最终平息时,从游牧世界自身中并未能独立地生长出文明体系。游牧民族的文明化历程始终是以一种“入赘”的方式而实现的,即剽悍的游牧民族在入侵农耕世界的过程中反过来被后者的文明生活方式所征服和同化。

相形之下,农耕民族则要显得文静柔弱得多,其生活方式也较为稳定和有规律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农耕民族长期维持着一种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安土重迁,彼此闭塞,具有极其狭隘的地方性特点。然而另一方面,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却比游徙的畜牧生产方式创造出更为丰盛的生活资料,从而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有可能从基本的生存劳作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冶炼、建筑、水利灌溉、商业贸易、社会管理、宗教祭祀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活动。人类最初的几个文明(汤因比称之为“亲代文明”)都是从定居的农耕世界的文化土壤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于后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子代文明,则都是在这些亲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与游牧入侵者的文化“杂交”而衍生出来的。在15、16世纪以前,农耕世界在游牧世界面前基本上处于守势,时常受到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冲击。但是从长程历史的角度来看,农耕世界却具有一种强大而潜在的文化势能,每当遭到游牧民族的暴力入侵时,被征服了的农耕文明往往能够发挥出以柔克刚的文化效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消蚀掉野蛮入侵者身上的暴戾之气,使征服者反过来成为先进文化的被征服者。形象地说,农耕世界如同文明的“酵母”,它被包围在游牧世界的“面团”之中,然而它却通过持续不断的“发酵”过程传递和扩散着文明的因子,将蛮荒的化外之地日益纳入文明的范围。

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以前,人类的几个亲代文明(爱琴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黄河流域文明)均分布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左右的狭长地带上。这个狭长地带由于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因此成为孕育农耕文明的温床。这五个古老的农耕文明所占的地域非常有限,它们由西向东一线摆开,集中地分布在大约十几个纬度的范围内。在这条狭长地带的南面,多为荒芜的沙漠和宽阔的海洋;而在其北面的亚欧大草原上,则生活着许多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在亚欧大陆,宜于农耕的地带基本偏南……宜于游牧的地带基本偏北,几乎和农耕地带平行,东起自西伯利亚,经我国的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东境,也是自东而西,横亘于亚欧大陆的居中地带。” 从而形成了南农北牧、南富北穷的两大世界之间的长期对垒。

从地域范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农耕地区及其所产生的城市文明只不过是广袤无垠的蛮荒之中的几小块绿洲,处于游牧民族的包围之中。随着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接触、冲突和融合,这些文明的“酵母”开始“发酵”。这个“发酵”过程是借助野蛮剽悍的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实现的——游牧民族以暴力方式征服农耕世界,然后在漫长的和平时期里.二、印欧语系游牧者的入侵狂飙

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后15世纪这漫长的3000年时间里,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大规模的武力冲击共有三次。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二千纪初叶,入侵者主要是印欧语系(雅利安语系)的诸游牧民族。尽管早在公元前三千纪苏美尔文明就曾受到闪米特游牧者的不断骚扰,但是最初向农耕世界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却并不是来自阿拉伯沙漠地带的闪米特人,而是游徙生活在农耕地带以北的亚欧大草原上的印欧语系诸游牧民族。这些操原始印欧语言的游牧民族最初生活在黑海和里海周围,从公元前二千纪初叶(甚至更早)开始向亚欧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扩张。最先是赫梯人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建立了帝国,从而在闪米特人的巴比伦帝国和埃及帝国之间插入了第一块“雅利安楔子”。不久以后喀西特人和胡里特人分别从扎格罗斯山区和亚美尼亚高地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前者攻占了巴比伦的都城,建立了巴比伦第三王朝(约公元前1518—前1155年);后者则在巴比伦与赫梯之间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到了公元前二千纪后期和公元前一千纪,亚欧大陆上的印欧语系各游牧民族开始向西、南、东三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在西方,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希腊人(包括爱奥尼亚人、阿卡亚人和多利亚人等)进入巴尔干半岛,意大利人进入亚平宁半岛,斯拉夫人和波罗的海人来到东部欧洲和波罗的海南岸,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则分别深入到多瑙河、莱茵河流域和高卢、西班牙腹地。在南面,米底人和波斯人进入伊朗高原,并先后侵入西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起米底王国和庞大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另一支印欧语系的游牧者则取道伊朗高原而冲入印度河流域,这些身材高大、白肤碧眼的侵略者与印度河流域身材矮小、皮肤暗黑的土著经过长期的混杂,成为今天印度人的祖先。向东冲得最远的一支印欧人甚至越过了天山屏障,到达中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这支印欧人所建立的国家后来被中国人称为吐火罗或大夏(即巴克特里亚)。“公元前二千纪,欧亚大陆正处于一个骚动时期,即游牧民入侵、古老的帝国被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瓦解的时期。骚动是猛烈的,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因此,公元前二千纪是古代文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由古典文明取而代之的过渡时期。”[6] 这种大骚动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发起第一次大冲击的结果,这次大冲击断断续续地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世纪,并形成了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发生于公元前18世纪以后的200年间,在此期间,赫梯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等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入主小亚细亚,爱奥尼亚人和阿卡亚人则冲入爱琴海地区,并在稍晚些时候毁灭了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另一些印欧语游牧者正源源不断地拥入伊朗高原,向印度和东方的迁徙活动也于此时开始。第二个高潮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250—前950年间,它的前奏曲是卢卡人、阿卡亚人等“海上民族”对埃及和地中海东岸诸国(赫梯、腓尼基等)的劫掠和入侵,而“海上民族”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侵掠说到底又是一支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多利亚人南下浪潮挤压的结果。在这次冲击高潮中,粗犷野蛮而精力旺盛的多利亚人摧毁了由他们的游牧先驱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文明,致使希腊社会经济萧条、人口流失,各种文化制度瓦解,倒退到一种黑暗的蒙昧状态中。这种蒙昧状态一直延续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诸城邦崛起时才结束。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由于赫梯帝国的衰落而留下来的真空地带,很快就由闪米特语系的游牧民族——阿拉米人和希伯来人填补上了;而另一支闪米特游牧者迦勒底人则极力向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进行渗透。稍晚些时候,亚欧草原上新崛起的印欧语系游牧者米底人和波斯人也先后趁着这次冲击高潮的余波冲入伊朗高原,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富饶的沃土,并最终在西亚和中亚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庞大的波斯帝国。在印度河流域,前此已侵入哈拉巴文明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了与达罗毗荼人的土著文化的融合过程和文明化改造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不象几个世纪以前雅利安人的暴力征服活动那样充满了血腥味,但是它对于后来的印度文明的深刻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四大《吠陀》书和婆罗门教就是这种影响的有力见证,它们后来以否定的方式导致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产生,又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导致了婆罗门教的复兴(即印度教或新婆罗门教)。与此同时,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的另一边,来自西部高原的、在不久前刚刚完成了从游牧生活方式向农耕生活方式转化的周民族,实现了对商王朝的政权更迭。而周王朝自建立以后,其西北边界始终受到诸戎狄部落的骚扰,这种持续不断的骚扰最终又导致了西周的覆灭,并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混乱之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汉帝国的产生。在这些不断威胁中国西北边境的戎狄部落中,有一支就是后来成为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进行第二次大入侵的主力军的匈奴人。

从公元前二千纪初至公元前一千纪中叶的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大冲击,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成分最复杂、过程最扑朔迷离的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活动。这场大冲击的主要发动者是印欧语系的诸游牧民族,此外还有闪米特游牧者和中国西部的周民族及西北诸戎狄部落,而它的承受面则是从西至东地分布在旧大陆的整个农耕地带上的所有亲代文明国家。这次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变更(新旧文明的更迭)和文明地域的扩大。从文明形态更迭的时间坐标上来看,米诺斯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哈拉巴文明、中国夏商文明等亲代文明灭亡了,古代埃及文明无可拯救地衰落下去,在旧文明的废墟上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代文明(即古典文明),它包括希腊罗马文明、波斯帝国、古代印度文明和中国秦汉帝国。从文明域界扩展的空间坐标上来看,文明的地域范围从北回归线至北纬35度的狭长地带向北扩展到多瑙河—高加索—药杀水(今锡尔河)—天山山脉一线,大约扩展了8至10个纬度。

三、匈奴人的西进运动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

如果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主要是由游徙于亚欧大草原中部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发起的,那么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第二次大冲击的主力军却是游牧于中国西北边境的匈奴人。这次入侵浪潮的矛头虽然也是指向亚欧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但是其推进趋势却是从东向西地波浪式展开。如同多米诺骨牌运动一样,这次民族大入侵和大迁徙活动呈现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亚欧大草原上的几乎所有的游牧者都被卷入到这场来势汹猛的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浪潮中。匈奴人从公元前2世纪(甚至更早)到公元后4世纪不间断的西进运动促成了亚欧大草原上各游牧民族的南迁和西徙,最终导致了整个古典文明体系的崩溃。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举例说明世界文明冲突的主要表现

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着七八种文明,即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还不明确的非洲文明。世界上一切冲突都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文明之间基本价值的差异导致了军事、政治的冲突。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竞争与整合。全球化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它既是不同社会文明的对抗,又是不同社会文明的交融。  文明是人类不同族群之间相互认同的最大共同体,由于历史的原因,人类形成了几个最主要的文明体系,就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教文明、南亚印度教文明,以及中国儒家文明等。 人类最初的这5个文明基本上形成了南农北牧的基本格局——南边是一些刚刚萌芽的、弱小的文明国家,人们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文化水平比较高;北边则是许多游徙不定、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上还处于蒙昧和野蛮状态。  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的对峙,从公元前3000年人类文明产生的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后1500年。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15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游牧世界对于农耕世界的每一次大入侵和大融合,其结果都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巨大变化:游牧民族的大入侵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嬗变。旧的文明形态消失了,新的文明形态则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游牧民族的冲击和融合之下,看起来弱小和地域狭小的农耕世界,在遭到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征服之后,不仅没有彻底被消灭掉,而且还通过一种以柔克刚的方式,在长期的文化融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造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民族,并且通把以前属于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也纳入到农耕文明的范围内。在15世纪以前的数千年时间里,人类的农耕文明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空间地域上不断地扩展。乃至于到了公元15世纪、16世纪以后,亚欧大陆上几乎到处都是农耕文明了,游牧世界反而变得没有立锥之地了。到了今天,世界上残存的游牧民族只是一些古老的历史遗迹,成为我们旅游观赏的对象了。  公元15世纪、16世纪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融合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主题开始出现,这就是新兴的西方工业文明与传统的农耕文明之间的对峙和冲突。  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这种对峙和冲突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其表现形态就是从18世纪开始的全球性殖民化浪潮。这个殖民化浪潮使得世界上所有的非西方地区都相继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明体系之间的分野就被日益突出的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冲突所掩盖。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西方世界各国在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殖民化或半殖民化的苦难历程之后,终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随着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许多非西方国家迫切地感觉到文化重建的重要性,这样就必然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下,导致一种文化多元化甚至文化保守主义的前景。  但是在冷战时代结束以后,两大政治阵营的对垒不复存在,人们也不再按照政治意识形态的区分来进行认同了,而是重新以传统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作为心理认同的标准。非西方世界的人们纷纷转向了自己的文化根源,试图从中发掘出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如何把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放在所有非西方国家和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文明的冲突和世界

我是真君,我回答的详细点。

第一次大规模融合:华夏四夷融合为汉族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地者形态各异的民族。总的说来,有古羌、夷、苗蛮、巴蜀、百越、西南夷几大群体。

古羌又被称为戎狄,图腾为羊,炎黄族就是出自于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地区,直到春秋时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长于射箭,图腾为鸟,主要分布在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被称为“东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蛮在上古称为“三苗”,商朝称为“荆蛮”,西周时期建立了楚国。

百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区古巴国和古蜀国。他们创造了先进的青铜文明。

西周建立后,周人自认为是夏朝的继承着,于是称呼自己为“夏人”,“华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诸侯国统称为“诸夏”。实际上,周人也是来源于羌,是羌族中最先进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长期通婚产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后,就将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统称为“四夷”。华夷之辨的民族关系就形成了。

华夏和四夷

春秋时期,随着各国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得“四夷”和华夏产生了大规模的融合现象。秦国不断和西戎斗争,吞并了大量的戎族国家;晋国不断进攻北狄;齐国吞并了莱国等东夷国家。这种吞并现象让“四夷”融入了华夏文明。在南方,楚国、吴国、越国大量吸收了华夏文化,也不断融入了华夏体系。

春秋版图

战国时期,各国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各国对外扩张的速度加快了。秦国吞并了巴蜀、楚国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国统一辽西、辽东,赵国吞并了中山国,征服娄烦、林胡。这种扩张就基本奠定了后来的华夏文明圈,也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随后秦朝又征服了百越地区。汉武帝时期,征服了南越、东越、西南夷,占领了河西走廊。此时,百越民族和羌族进一步融合了华夏族。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就产生了,那就是汉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百越、西南夷、西羌融合汉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秦朝版图

第二次融合:五胡入华

魏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游牧开始大规模进入了中原地区,开始形成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西晋末期,这些少数民族发动了“永嘉之乱”,导致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后,产生了两个重要民族融合趋势,一是晋室南迁,衣冠南渡。大量的汉族迁徙到了东南地区,加速了和百越民族的融合。二是北方游牧民族迁入北方地区。他们不断吸收汉族的文化习俗,开始汉化。

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的战乱,但是也有许多民族在学习汉族的文化,例如前秦确立了以儒治国的理念。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十六国,建立了“北魏”,北魏的胡太后和孝文帝大力推行了全面的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渐融入了汉族。北魏之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基本汉化。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给汉族带来新鲜的血液,为了更大规模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前589年,隋朝统一了陈朝,最终完成了南北方的统一。之后的唐朝更加强大,而唐朝的皇族则有鲜卑族的血液。

第三次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

唐朝灭亡后,汉族的势力范围就基本局限于长城之南。然而,东北的民族又一次强大了起来。契丹族在东北建立了辽国。辽国推行了南北院制度,以汉治汉,以夷治夷,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辽国也不断吸收汉文化,最终契丹族也逐渐汉化了。辽国灭亡后,西辽国就在西域推行汉文化。后来中亚和俄罗斯将中国称为“契丹”,也就是受到了辽国的影响。

金国灭了辽国、北宋后,占据了中原地区,大量的女真族迁徙到内地。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融合,到蒙古灭金的时候,汉族和中原的女真族已经没有了区别,统称为“汉人”。

13世纪,蒙古兴起,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国、吐蕃、大理、南宋,完成了东亚的统一,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元朝。蒙古在入主中原也在学习中原文化,但是自己的汉化程度显得十分不足,最终失败。但是元朝消灭南宋时期的割据局面,也为民族统一创造了条件。该时期,西域、中亚等地文化和南北方的文化开始融合,出现了元曲的繁荣

明朝建立后,推行了严格的华夷之辨政策,导致在疆域方面没有多大的建树。但明朝却在西南地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朱元璋大力推行了向西南地区移民驻扎军队的政策,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使得云贵地区逐渐纳入了内地汉文化地区。

清朝建立后,废除了明朝推行了“华夷之辨”,认为汉族和周边的各族都是中国的民族。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国为国名,奠定了中国的法理基础。清朝开疆拓土,基本统一了东亚大陆,为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清朝入关后,满族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到了清朝后期,满族已经和汉族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乎,清末的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革命派如孙中山则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五,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简介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统一体。巨大冲突带来巨大融合,历史因此而进步。如果只有冲突而未见融合,这是战争,其结果是历史依旧保持原样。如果有融合但未有实际的冲突,这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在此之上的文明会有小幅进展,不会带来历史的巨大跨越。人类历史上曾经的几次较大规模的冲突—融合有:(1)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工业文明与技术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每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带来社会的血与火的洗礼,带来社会繁荣与进步。农耕文明融合了草原文明带来了君主统治的稳定与繁荣持续两千年。工业文明融合了农耕文明带来了资本的旗帜高高飘扬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科技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是对全球最广泛意义的以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为基础的人的价值的普遍认同的追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世界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明冲突融合呢?(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