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长城为屏障,对北部边患采取固守和阻遏,如何评价此?(明朝以长城为界)

明朝以长城为屏障,对北部边患采取固守和阻遏,如何评价此?

一,明朝以长城为屏障,对北部边患采取固守和阻遏,如何评价此?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建设,正是为了抵御当时的游牧民族,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了起来,当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到了明朝也先后抵御过蒙古和后金,并且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兴衰。
明朝兴盛

遥想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期,都曾经出长城,北击元朝残部,开创了一个盛世的局面,当时是何等的辉煌,长城在那时基本处于闲置的状态。


明朝由盛转衰

1449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这次事变正是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强出居庸关导致的。这一战使明朝丧失了精锐,陪同出战的文臣武将也有五十多人战死,大明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倘若明英宗没有出居庸关或者早一点听取南撤的建意,就不会中蒙古人的计,依靠当时的长城任凭蒙古人来攻,并伺机反击,又怎么会失败呢?


明朝灭亡

1644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迎接清军入关,联合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进而开进北京,逐鹿中原,夺取了大明朝的天下。而山海关历经明朝两百多年的经营,防御工事完善,在此之前可以说是清军不可逾越的天堑,而这次清军入关却没费吹灰之力。如果吴三桂没有打开山海关城门,而是投降李自成,清军如果强攻山海关,想必是很难取胜的。倘若这样中国后来的历史又会怎样呢?


结论

由此可见,明朝依托长城作为屏障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效果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不过长城终究不是鲜活的生命,决定战争胜负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这也好比二战法国苦心经营的马奇诺防线,工事不可谓不大,但是德军绕过去以后就一文不值了。


后话

今天的长城经过了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经历过的战争无数,虽然当前不再发挥战争方面的作用,但是她仍然在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明朝长城以北是他的领土吗

长城并非明王朝防范和阻遏外敌的“防火墙”

一、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得住外敌的铁骑。

在中国历史上,长城目睹了游牧民族一次次越过长城南进,或杀掠破坏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长城也见证了汉族一些贪欲黩武的帝王屡屡跨过长城发兵草原。长城线上演出了一出出惨烈的民族斗争的历史剧。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并非外敌不可逾越的防线。

事实上,当明王朝实力强大的时候,它不但可以摧毁远盾大漠深处北元政权的危胁,而且可以彻底消除包括盘踞在辽东、云南,与北元政权遥相呼应的蒙古部族势力。所以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结合才能发挥出来。明王朝要想彻底消除边患,必须拥有强劲的武力,外加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才能控制住蒙古各部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

二、长城并不能阻碍中原与草原各蒙古部族的交流与往来。

有史以来,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起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侵掠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比如食肉为主的游牧族,必须从农耕区获得茶叶来作为主要的消化饮料。同样,汉族也需要从游牧区获得补充。比如缺少马匹的汉族就必须从草原上获得良种马。于是,“茶马互市”便成了农牧民族间贸易的一宗大项。这是不以统治集团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经济形态。

历史表明: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品、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改善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人为阻碍,只会增加战争、暴戾和仇恨。

事实上,明王朝二百多年间,只要互市畅通,边境就安宁;但凡不畅,接下来的必然是愈加愈烈的战争和入侵。不知当年明王朝的统治阶层在当时是否有此认识。

三,明朝长城抵御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以长城为屏障以达到阻碍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方式,这绝对是不可取的,一味的采取防守策略将会带来军事上的不自信和消极,固守长城意味着政府的兵力四散开来。万里长城到明朝时期已然年久失修了,而明朝决定采取固守的态势,就说明他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重新修筑长城,以便保持长城的稳固,这也就极大的消耗明朝有限的国力。

就如同兵法上所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当统治者决定固守长城后,就注定明王朝在对在战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也会极大的消磨军队的锐气和进取的心理。一个强大的王朝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国家往往都处于进攻的态势,在对在战争中是给对方压力的一方,这样的国家是锐意进取的。

一个王朝的败落绝对不是靠着长城的坚固就能挽救的,在坚固的城墙都有被攻陷的一天,靠长城去阻挡外敌实际效果并没有统治者想象的那么美好。明王朝衰败的根源就在于过分依赖长城的防守,这势必导致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也会极大的打击民族自信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应该如同汉朝那样,人人渴望建功立业,不畏惧任何的外来挑战,采取强硬的对外进攻态势,长城带给他们不过是辅助手段而已,积极主动的挑战强敌才是主流。


四,明朝放弃长城以北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北方地区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政治权利中心,而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南移,因为南方富庶。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历史和古代各个朝代的地图,你会发现,只要是汉民族建立的政权,直接统治地区基本最北只到现在的内蒙古北部以南,再以北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或者虽然属中原政权的区域,但是基本是放任不管的,明朝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这就和朝廷对内蒙以北的地方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我对这一政策也是表示支持的,为什么呢?我们从自然资源、文化习俗和少数民族政权这三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一下

1、自然资源

内蒙以北为草原地区,自然资源稀缺,加上气候干燥寒冷,生存条件差,所以中原王朝基本上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管理这些地区,因为没有必要,而且在人口稀缺的古代,把人往这些地方迁也不合适。所以很多时候占领了就放着不管了。既然如此,我们只要守着长城这条防线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就行。

(图:明朝地图)

2、文化习俗

汉民族是个农耕文明,以发展农业为主,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长城以北地区不适合发展农业,只适合游牧,这和汉民族的文化习俗背道而驰。所以中原政权是不会发展长城以北地区的,刚好长城沿线有很多天然的屏障,朝廷只需要发展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就可行。

(图:长城)

3,、少数民族政权

长城以北,自古以来都生活着强大的游牧民族,有匈奴、突厥、辽、蒙古等,即使我们占领了长城以北地区,也不能长久的得到安稳的发展,少数民族政权肯定会时常侵犯,而这些地区没有任何的天险和屏障,在这里发展,只能成为少数民族不断抢夺的对象而已。

(图:长城)

综上所述,明朝以长城为屏障,采取固守的政策,是合情合理的。他只要抵抗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侵入,稳定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可以实现长治久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指出,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五,明朝建长城抵御谁

引言

长城,是人们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修建在北方边境地带,用以抵挡塞外敌对势力的多项军事工程的统称。

现在网上流传着一种言论,常常将中国古代修建的长城看作是劳民伤财的无用之物,认为长城能发挥的作用与其修建所花费的成本相比不成正比,在防御上起的作用很小,要不然中原王朝也不至于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多次击垮,并且,他们还将长城视为中国古人守成和不思进取的象征,对其大加贬低。

▲长城

但事实真不是这样!做为史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和造价最高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对保护中原王朝的安危发挥了极大的用处,并且长城也不仅仅只是一道防御工事那么简单

现在请各位读者朋友跟随小编的文章,来一起了解一下长城的复杂作用和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性。

▲长城

长城的隔绝和防御作用

长城的作用很复杂,绝不只是一道矮墙那么简单!而且大家要明白,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长城是一道气候和文明的分界线,他隔开了两种不同的气候,以及农耕和游牧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对匈奴单于(皇帝)说道两国以长城作为国家的分界线: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汉长城遗迹

大家如果打开中国地形图,就会发现许多段长城都恰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虽然也有一部分长城不在这条等降水量线上,但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曾经那些长城也是与当时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只不过两千多年来,气候出现了改变,比如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明代时期中国北方的气候就要比战国时代更冷和干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向南移动了许多,所以这也就致使明长城的位置要比秦长城更偏南。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农业产量的关键,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无法达到400毫米,这使得可以耕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节也短,在土豆、红薯等作物传播至中国之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也耕种粮食,但产量和规模都不高,并且开拓出农田种植粮食后,贫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尽土地养分,变成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荒漠。

▲农耕地区和畜牧业地区

因而,住在长城以北土地上的人类只能发展游牧经济,靠蓄养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很少,生活也较为艰辛。

而长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却能得到丰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足够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所以同样一块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长城以南就能供养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并让更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职业和发展科技,创造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文明形式。

▲小麦

与长城以内的气候相比,长城以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灾害,冻死、饿死大量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牲畜,让游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产。每当到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就会想办法从温暖的“南方”获得粮食和自己无法制作的物品,而其获得物资的常用办法除了用牲畜与商人交易外,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劫掠温暖而湿润的“南方”。

此时,长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挡住大部分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

▲长城(明长城)

作为中原王朝防卫北方敌对势力的第一道防线,许多段长城都顺应地势修建在山脊线上,其外侧有着崎岖的山路和壕沟,敌军进攻时还必须从山坡下接近,这很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并且长城上包含着许多防御工事,对那些科技落后还处于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来说,这无异于是道难题,他们要想攻克严密防守的长城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后才能突破。

▲修建在山脊线上的长城

虽然长城防线在大规模敌军面前略显单薄,在很多地方也存在着防御漏洞,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毕竟长城太长了,即使有数十万守军防守,但士兵们平摊在每一段长城上也不过了了,聚集一处的敌军总是能翻越或击破一段长城,但总体来看,长城还是能拖住敌人的进军速度,为居民和军队争取宝贵的时间。

比如明代时,作为北京防卫屏障的一些长城,每一公里的城墙上只分布有120名士兵防守,这当然阻挡不住大规模敌军的进攻,但是只要这些长城守军能阻挡敌军一小段时间,那么大规模的防卫部队就会迅速赶来增援。

▲长城要塞遗迹

而就算敌军击败了长城守军,那么游牧民族的军队要想进入长城以内,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他们需要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如愿,这给了中原王朝应敌的时间。

因为,虽然长城只有几米高,但就是这几米的高度,游牧民族的战马是无法跨越的,而游牧民族战士的战斗力关键所在就是战马,若没有战马,游牧民族的战士们就无法发挥骑射战术和快速进军,其根本无法击败中原王朝的防御部队。

▲游牧民族军队

为了能让庞大的军队和军事物资进入长城以内,敌人要么拆卸一段长城,要么就必须攻击防守严密的长城隘口,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他们都要花费许多时间,而这些时间对中原王朝来说极为重要,是完成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关键。

▲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的预警作用

长城除了直接防御敌人的进攻外,也在发挥预警和情报网的作用,比如在秦长城上大概每间隔1000米就有一座烽火台,至于明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更多了,当守军发现敌人进攻时,守卫长城的将士就会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并放号炮,驻守在其他烽火台上的守军们看到燃起的狼烟和传来的号炮声,便会明白敌人发动了战争,接着就会一个接一个的向内地传递消息,报告战争爆发,让关内人员做好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狼烟四起”这个成语代表战争的原因。

▲秦烽火台遗址

而烽火台不光只有点燃狼烟报告战事爆发这一个作用,其也能报告敌人的数量!

烽火台上设置有旗帜和旗杆,当守军发现敌军后,就会挂上旗帜,而不同的旗帜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一面红色旗帜就代表有五百敌军,三面红色旗帜则代表一千五百敌军。这种军情预警对中原王朝防备那些借助快马发动“闪电战”的游牧民族军队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面红色旗帜代表敌军有1500人

长城的积极防御和征服作用

除了上述的几个作用外,长城还是一个边界道路系统、物资储备中心和浩大的运输网络,若是没有长城,守卫部队很难在悬崖峭壁和崎岖的山脊上迅速调动士兵,而有了长城和与之相连的道路,中原王朝的军队只需要沿着官道(道路)前往长城,然后再登上平坦的长城步道,就能快速调动士兵赶往遇袭地点,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岖的山路了。

▲有许多条道路与长城直接相连

长城的步道足够平坦、宽阔,有时甚至还能让运输物资的辎重马车两两并排在步道上随军前进,而长城上的各个要塞中也储存有大量军事物资,这对物产不丰、补给不便的边疆地区来讲很重要,能极大减轻军队的给养负担,加快行军速度。

▲中国历代长城总图

事实上,拥有如此之多军事作用的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设施,当中原王朝国力虚弱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当然只能依托长城上的军堡、关城等防御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国力强盛,那么长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扩张的进攻支点

长城将源源不断的向北伐草原的军队提供兵员、给养和安全的据点!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会在国朝初开,对敌人还拥有较强军事优势时就主动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史书《新书·过秦》上就有记载秦始皇先以强大实力击败匈奴,后又修筑长城的文献: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长城烽火台遗址

有了长城的保护,中原王朝也能在边疆地区开拓出更多的土地,更好的进行农牧业生产和贸易等活动发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修筑长城时总是会往长城的沿线进行大规模移民,改变边疆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结构,让中原政权在边疆地区彻底站稳。

所以将修建长城视为守成和不思进取是不对,长城反而代表了中原王朝准备扩张的野心。

▲秦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对敌人经济和军事的封锁作用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国力不足以击败游牧民族时,长城也能发挥多重封锁线的作用。

对于长城以北的各个民族来讲,中原王朝生产的茶叶、钢铁和盐巴等物品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他们的饮食里缺少蔬菜和维生素,必须要经常喝茶叶才能保证健康。钢铁则是制作武器和工具的最主要材料,草原上的科技水平低,钢铁产量也低,必须大量从外界获取。而盐巴不仅是增加食物美味的调味料,也是制作腌肉保存食物的重要添加剂,同时人和动物的身体发育、体液循环也不能缺少盐分。

▲茶砖,易于保存和流通

这些物资充足时,长城外的各民族就能生养更多的人口,具有极大的战争潜力,而为了扼制敌人的发展和潜力,中原王朝常常对敌人禁运,实施经济封锁政策,不准那些对发展很重要的物资落入敌对势力之手,提高他们的实力。

有时,中原王朝也会与长城外的各部落有选择性的进行垄断性质的贸易,用那些在中原市场上不值钱的物资和长城外的各部落交换更值钱的马匹、人参和皮货等物资。

▲盐巴

一般情况下,这些贸易活动主要由国家主导和管理,官府会严格把控物资的品种和交易的规模,有时候甚至连铁锅都不允许卖给敌人,但是财帛动人心,有许多不法商人为了厚利往往选择向敌对势力走私,而有了长城,官府就能更好的防范走私活动。

虽然驻守长城的一些官员总是会和走私商人蛇鼠一窝,或是自己蓄养商队向长城外走私,无法完全杜绝走私活动,但却能减少规模,增加其成本。

长城除了能对敌人发挥经济封锁的作用外,也能对敌人达到军事战略封锁的作用,比如在敌人攻破长城进入内地烧杀劫掠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就可以抢先堵住敌人在长城上打开的缺口,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和战略包围等战术,让敌人既不能得到补给也不能在长城以内立足,最终达到将敌人堵在长城以内消灭的目的。

▲游牧民族军队

明朝的北方边军面对寇关的蒙古军队就多次借助长城使用了这一战术!当蒙古军队攻破一段长城进入内地后,明军会派重兵抢先堵住长城缺口,然后聚集多支军队将敌人团团包围起来,这样即使无法全歼敌军,也能杀伤一大部分敌人,并将敌人抢劫的物资和人口重新夺回来。

▲彪悍的游牧民族军队

若是没有长城,中原王朝面对那些逐水草而居又有马匹作为坐骑的游牧民族敌人,将会感到极大的被动,因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国境线太过于广阔了,没有长城的阻挡,敌人可以选择任何地点作为进军路线,而中原王朝要想将整个漫长的北国边境线守住,起码需要武装数百万军队才行,但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以中原王朝的财政来说是不可能达成的。

而若是中原王朝劳师千里远征,那么游牧民族看到自己无力阻挡兵锋时就会带兵撤退到中原王朝军队找不到的远方躲藏,另外派出小股部队袭击中原王朝军队的补给线,等到中原军队的补给无法支撑时,他们再重新回来,这种游击战术让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时非常被动。

▲游牧民族战士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在边界地区修建长城对游牧民族加以防范才是最有效和经济的做法。

有了长城的庇护,中原王朝就能实行积极防御战术,面对游牧民族的军队时不会再那么被动,只需要驻守长城就能解决大部分战斗,同时也减少了军事花费和驻守的士兵数量,所以大多数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都会选择修筑长城,对此古人还在史书上明确的写出了自己修筑长城的理由:

“大兴师征之,(敌人)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

▲游牧民族的军队

小编对长城的看法

现在很多人以为中国古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的长城根本无法抵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铁蹄,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不大,要不然北方的敌人也不会多次越过长城攻击中原,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受到了“幸存者偏差”的影响,大家只看到了长城被敌人攻破的那几次,却没有看到敌人被长城长期阻挡在长城以北的事实。

▲长城

并且,长城虽然是一种庞大且有效的物理防御设施,但若是没有士兵的防守,其也毫无作用!长城真正的防护来自于士兵,长城的效用如何,全看驻守于此的军队表现,若是没有大量强力士兵防守,长城的防御力将大打折扣。

要想让长城正常发挥军事作用,中原王朝还必须提供充足的物资、兵饷和兵员,若是无法满足这三个要求,那么长城防线就会不稳固,但中原王朝发展到中后期,总会因为土地兼并、人口暴涨、腐败和起义等原因而搞得经济体系崩坏,进而破坏掉自己的军事体系,难以在长城上长期陈兵数十万,保证长城防线的正常运转。

▲古代战士

这也是为什么长城外的敌人在中原王朝的末期总是能多次击破长城的主要原因,而如果长城防线能够稳固,那么就能将祸水西引,逼迫长城外的敌人将进攻的矛头转向西方,去祸害其它国家。

▲哈德良长城

而且除了中国古代修建长城外,其他国家也曾修建过类似长城的防御措施,而这些国家中许多都是与中国一样的强大帝国,比如古罗马帝国就在自己的北部边界修建了防御“蛮族”进攻的哈德良长城、安敦尼长城日耳曼长城;萨珊波斯帝国则在自己的北部边界地区修建了著名的戈尔根长城;沙皇俄国为了防备鞑靼人的进攻则在自己南部疆域修建了木墙长城!而这些国家修建的“长城”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波斯长城示意图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小编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向大家介绍长城如何修建!求关注、点赞、转发和收藏)

参考文献:
  • 《史记》 [中]司马迁 著
  • 《汉书》 [中]班固 著
  • 《匈奴通史》 [中]陈序经 著
  • 《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中]李湖光 著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明朝以长城为屏障,对北部边患采取固守和阻遏,如何评价此?(明朝以长城为界)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