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有何厉害之处?(朱棣朝三杨)
一,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有何厉害之处?
“三杨”指的是杨荣、杨士奇、杨溥,这三位早在建文帝时期就已经在翰林院工作,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翰林院是由书呆子方孝孺掌管,他们三人根本得不到出头的机会,只能默默无闻的干一些抄抄写写的活,直到朱棣推倒建文帝政权,他们三人才得到出头的机会。
出头的机会
建文四年,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年份,这一年朱棣在李景隆、谷王的内应下,兵不血刃地攻破南京城,推倒建文帝政权,宣布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既然南京城已经攻破,朱棣的下一个目的地,自然就是皇宫。
可就在朱棣前往皇宫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挡住了朱棣的去路,气氛一瞬间变得特别紧张。
朱棣以及他的侍卫死死盯着这个人,毕竟当时南京城刚攻破,城内的局势不明,如果说有建文帝的旧臣刺杀朱棣,并不意外。
就在朱棣准备下令将这个人捉拿的时候,这个人开口了,询问朱棣,是先到皇宫继位,还是先去祭陵?朱棣大吃一惊。
原来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虽然实际上是造反,但明面上却并非造反,因为他打出来的旗号是“奉太祖遗命,清军侧”。
当年朱元璋为了防止朝中有奸臣作乱,规定藩王在危机时刻接收到皇帝的密信,可以自己出兵勤王,也可以联合其他的藩王出兵勤王。
如果说朱棣直接前往皇宫,那么就坐实了他是造反的事实。如果说朱棣前往皇陵祭拜朱元璋,那么就能够向世人说明他的的确确是清君侧,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朱棣在前往皇陵祭拜朱元璋的同时,记住了这个挡住自己路的人的名字——杨荣。而杨荣的命运也就此改变,随着朱棣的继位,他位列内阁,成为首届内阁七位成员中的一位(内阁制度是朱棣开创的)。
相比于杨荣的出头机会,杨溥出头的机会比较奇葩。杨溥是公开且铁打的太子党官员,早在永乐元年,也就是朱棣继位的第一年,他就被朱棣派到太子府当属官。
在这期间,杨溥平平无奇,并没有做过什么出色的事情,一、不像杨荣一样在朱棣的身边当秘书,二、不像杨士奇一样通过语言艺术多次力挽狂澜,只是充当一个本本分分的官员。
直到永乐十二年的“东宫迎驾事件”发生,他的命运才发生改变。
所谓“东宫迎驾事件”,就是朱棣从北方打仗回来,原本以为朱高炽会率领着百官迎接他,结果只看到了在场的礼仪,没有看到朱高炽与百官,因此大怒,认为朱高炽轻视他。
当即将一大批的太子党关入诏狱当中,身为洗马的杨溥就在其中。
杨溥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到了诏狱当中,要么怨声载道,要么浑浑噩噩,而他呢?整天在诏狱当中读书,这一读就是十年。
正是这个举动,保住了他的性命,致使朱棣认定他是一个人才,命令锦衣卫指挥使必须保住他的性命,报效日后的皇帝。
杨溥为了朱高炽坐了十年的诏狱,只要朱高炽是个人,在日后继位之后,都不会亏待杨溥。随着朱高炽的继位,杨溥也与杨荣、杨士奇一样,位列内阁。
杨士奇出头的机会与杨荣、杨溥的都不一样,杨荣、杨溥多多少少都有点机遇在里面,而杨士奇就是单纯的靠学识。在朱棣继位的第一年,他就因为工作出色,从而进入内阁。
“三杨”的特长
在“三杨”当中以杨荣的特长最为出色,如果说在永乐年间“三杨”当中最受重用的是哪位,那么必然是杨荣。
杨士奇虽然也与杨荣一样,在内阁中工作,但论重用程度远远不及杨荣,因为朱棣将杨荣当成贴身秘书来用。
在永乐一朝的战事决策会上,基本上都会有杨荣影子。而只要朱棣出征,杨荣必然跟在身旁,随君出征。
以朱棣的精明程度而言(靠造反起家),不可能莫名其妙的重用一个人,而且这一重用就是一辈子。杨荣能够成为朱棣的贴身秘书,主要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
在朱棣统治时期,蒙古部落时不时的就在边境骚扰。一天晚上,朱棣接收到宁夏的紧急军情,宁夏守将声称自己受到了蒙古军队的围攻,希望朱棣能够给予增援。
朱棣虽然身为皇帝,但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也得需要一个人在旁边参谋,而恰巧那一天晚上内阁值班的人是杨荣。
朱棣找到杨荣,杨荣一脸无所谓的表示不需要出兵,只需要等一会儿,解围的奏报就会送来。朱棣十分不解,询问他,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杨荣解释宁夏,时不时的就受到蒙古的骚扰,士兵一个个骁勇善战,再加上宁夏城池坚固,任凭蒙古军队怎么样围攻,都会安然无恙。
朱棣半信半疑,毕竟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只是一个书生,哪里上过战场,但还是选择相信。果不其然,在此之后,朱棣收到了胜利的奏报。
在战场上,最缺的就是杨荣这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军情的人,于是朱棣将他编入军队,成为自己的贴身秘书,甚至将军队中最重要的东西印信交由他保管。
杨荣利用他的身份做了一件令朱高炽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由于朱棣病逝在外(榆木川),如果病逝的消息一旦走漏,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的汉王朱高煦,就会做出行动。
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安定因素,所以杨荣选择隐瞒朱棣病逝的消息,秘密回京,向朱高炽报告朱棣病逝的消息,彻底消除了各种不稳定因素。
杨士奇的本事仅次于杨荣,他的特长主要是语言艺术,无论朱棣问的问题有多么的危险,他都能够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东宫接驾事件之后,朱棣曾经询问过杨士奇,朱高炽到底有没有二心,到底是不是故意的?如果说是一般人,可能由于是太子党的原因,一听到这个问题就急急躁躁的回答,朱高炽肯定没有二心,肯定不是故意的。
而杨士奇则把一切都往自己的身上揽,表示朱高炽一直对朱棣孝顺,东宫接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做臣子的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朱高炽承受了骂名。
朱棣并没有那么好糊弄,杨士奇的话说完,他还盯了杨士奇一会儿,直到杨士奇并没有透露出惧色,朱棣才慢慢释怀东宫迎驾事件。
由于东宫迎驾事件,太子党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作为直接得利者的朱高煦不可一世,经常在各种公开场合说自己像李世民。
要知道,李世民是通过杀兄逼父的方式登上皇位的,他敢说这种话无非是找死,更何况他的父亲是朱棣。
朱棣找到杨士奇、还有蹇义(一样是太子党),询问他们有没有听到汉王朱高煦的不法事迹。蹇义不敢回答,害怕这是朱棣给他们挖的坑,而杨士奇则回答。
他和蹇义都在东宫当官,别人看他们是太子党,就算汉王有什么不法的事情,也不会跟他们说,但是之前两次封汉王到别的地方就藩,汉王都不肯,现如今要迁都了,汉王却要求留在南京,希望能够慎重考虑一下。
这些话,加上朱高煦之前的所作所为,直接将朱高煦打入低谷。
南京身为龙盘虎踞之地,而且附近有着江浙这一块富得流油的地方,如果朱棣百年之后,朱高煦占领南京,拿下江浙,向北京发起进攻,到时候必将酿成兄弟相残,国家大乱的悲剧。
杨士奇的话提醒了朱棣,朱棣强行命令朱高煦到山东乐安就藩,处于北京的眼皮子底下,只要敢动,分分钟钟就能够收拾。
什么叫语言艺术?杨士奇就叫语言艺术。
杨溥与杨荣、杨士奇相比,黯然失色,并没有什么特长。如果硬要说特长的话,高尚的品德应该也算得上是特长。
杨溥虽然身居高位,名列内阁,但是对待任何官员都能够保持一个君子该有的风度。
走在路上碰到同僚都会主动打招呼,从来不会仗着自己是阁臣的身份嚣张跋扈,而且杨溥从来不大声嚷嚷,就算别人对他大声嚷嚷,他也不对别人大声嚷嚷。
结语
成就“三杨”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碰上了英明的皇帝,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或者朱瞻基,无一例外都是明君。正是因此,朱棣才能够开创出“永乐盛世”,朱高炽、朱曕基才能够开创出“仁宣之治”,如果没有碰上明君,“三杨”的才华再高,也是白搭。
二,朱棣内阁三杨
这应该是一篇较为全面的,介绍三杨的文章。我将从3个方面告诉大家,“三杨”的班底,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 1、“三杨”是如何上位的?
- 2、“三杨”有哪些贡献?
- 3、“三杨”有哪些缺陷?
文章较长,约5000字,请耐心观看,或者直接跳到感兴趣的部分看。
一、“三杨”是如何上位的?
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他们不仅都姓杨,辅佐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4代帝王,而且都是内阁大臣,在明朝初年的政治生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人各有特点,时人称,杨士奇有相才,杨荣有相业,杨溥有相度。虽然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内阁的作用,相当接近宰相,因此,明朝人说到贤相的时候,也基本上会说到三杨。
- 1、杨士奇:稳妥周到
杨士奇的一生,犹如一本爽文。
他1岁丧父,没过多久,继父也得罪了权贵,戍边而死。穷愁潦倒的杨士奇,两次考科举都没考上,只好靠教书为生。
这是典型的,草根出身、青少年时期历经磨难的男主。按照剧情,接下来他该逆袭了。
很快,他的机遇就来了。建文年间,朱允炆召集大臣修撰朱元璋的实录。连个功名都没有的杨士奇,居然被人推荐,当上了编纂官。
推荐的理由是,此人才气逼人,不是一般的读经书生。
他也是明朝为数不多的,非科举出身的内阁大臣。
朱棣靖难之后,杨士奇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地投向朱棣,成为朱棣的得力大臣,从此平步青云。
40多年来,杨士奇虽然也有过沉浮,地位却越来越重要,直至成为朱瞻基、朱祁镇时期的内阁首辅。
一个贫穷的少年,能做到这程度,浑身上下,可不止一把刷子。
其一,擅长行政管理
在三杨之中,杨士奇的特点就是擅长处理政务,而且非常体恤百姓。
朱棣登基之后,他是最早进入内阁的大臣之一;朱高炽好不容易当上太子之后,他也是东宫最早的官署之一;朱瞻基登基之后,杨士奇更是内阁首辅。数十年来,辅佐几个皇帝处理朝政,兢兢业业。
朱高炽登基之后,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唯有杨士奇敏锐地指出,如今的百姓仍未温饱担忧,明朝还需要继续休养生息,让朱高炽不至于飘飘然。
朱瞻基登基之后,又是杨士奇劝谏朱瞻基,少动兵戈,减轻百姓的负担。明朝经常有水旱灾害,杨士奇在朝廷救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体恤百姓的措施,得到采用。
其二,说话有艺术
杨士奇经常劝谏皇帝,但也很讲究语言的艺术。朱高炽当太子期间,经常被打压,杨士奇也多次巧妙地帮他化解危机。
朱棣在位期间,朱高煦多次在朱棣面前陷害太子。朱棣问起官员这件事,其他官员不敢回答,杨士奇大胆地说:臣等侍奉太子,其他人不敢和我们说汉王的事,但汉王不肯就藩,请陛下考察他的本意。
既巧妙地把朱高煦说坏话这件事揭过了,又提醒了朱棣,要处理朱高煦就藩的事。
朱高煦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把朱高煦降服之后,有大臣请他一鼓作气,把三叔朱高燧也一并处理掉。又是杨士奇站出来,以亲情为理由,打消了朱瞻基的念头,让朱瞻基能更好地处理藩王们的事。
其三,善于团结同僚
有一天,朱瞻基告诉杨士奇,杨荣经常在背后说他坏话。杨士奇非但没有记恨杨荣,还请求朱瞻基对杨荣宽容一些。朱瞻基对杨荣接受边将送的马匹,非常不满,也是杨士奇为杨荣说话,打消朱瞻基的怒气。
大臣虞谦上书议论时事,却被人说是在博名声,触怒了皇帝。杨士奇连忙在皇帝面前帮虞谦说情,历数虞谦的功劳,才让虞谦得以官复原职。
此外,杨士奇还举荐了不少人才,救大明于水火的于谦、在苏州深受百姓爱戴的况钟,都是他推荐的。
杨士奇作为内阁首辅,其宽厚待人、善于团结同僚的特点,为群臣起了表率,让永乐、宣德时期的朝臣关系,相对简单,少了很多明争暗斗。
其四,才气逼人,见识广博
杨士奇虽然没有考上进士,但是博览群书,文采出众,青少年时期又曾游历各地,见识广博。所以,他是永乐、宣德时期的“笔杆子”,当时皇帝发布政令的官方文书,大多是出自他手。
朱棣和朱高炽时期的官方史书,《太宗实录》和《仁宗实录》,也都是他主持修订的。
- 2、杨荣:擅长谋略
1402年,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城。他春风得意,骑马往皇宫走去。一个青年人拦在了他的马前。
那个青年人问他:您是先去拜祭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还是先继位?
朱棣一惊。他刚刚打赢靖难,居然得意过头,忘了自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如果攻破南京城之后,不去拜祭朱元璋,反而直接登基,岂不是坐实了“乱臣贼子”的称号?
朱棣马上调转方向,去朱元璋的孝陵,同时,对这个青年人另眼相看。
这个青年,就是“三杨”之一的杨荣。他在朱棣在位期间,最受重用。朱瞻基继位之后,他的地位虽然被杨士奇超越,也一直是内阁里的中流砥柱。
他的特点,和杨士奇不太一样。
其一,他擅长军事
杨荣是三杨当中,唯一一个曾亲自带兵打仗的。朱棣5次北征,都把杨荣带在身边。军队里最重要的印信,也交给他保管。
在朱棣身边,杨荣可不光干文书工作。他既亲自带兵迎敌,又经常参与战术的制定。一次班师回朝,军中粮草不足,也是他向朱棣建议,让朱棣把御用的粮草分给将士,又让军中粮少者向粮多者借贷,让军队度过了粮草危机。
其二,他能谋善断
杨荣非常机敏,富有谋略。面对突发事件,他常常可以处理得滴水不漏。
朱棣在第5次亲征中,突然去世。身边人都不知所措,杨荣却很冷静,一方面瞒住朱棣去世的消息,命令身边人像朱棣依然活着一样伺候,一方面赶赴北京,报告朱高炽这一惊天巨变。在他的操作之下,军心稳定,两代皇帝平稳交接。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时候,也是杨荣建议朱瞻基御驾亲征,掌握主动权,避免重蹈朱允炆覆辙。
朱祁镇在位期间,王振把持朝政,暗示三杨,让新人进入内阁。杨荣立刻上书,举荐了一批新人。杨士奇很不解,为什么要这么轻易听王振的话,杨荣解释:如果王振真要求某人入阁,他们也拦不住,不如在他没有指定人选的时候,先把他们自己的人送进内阁,以后可以同心协力。
杨荣能谋善断的特点,让他得到了几代皇帝的信赖,遇到事情,都喜欢找他参谋。
其三,他有战略眼光
有一次,朱棣接到奏报,宁夏被围,问杨荣有什么看法。
杨荣根据已有的战场信息,以及奏报的时间,分析说,宁夏之围解除的奏报,应该很快就发来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和他的分析一样。
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群臣大多反对,杨荣也是为数不多看出了定都北京可以解除蒙古各部的威胁,赞同迁都的大臣之一。
这些可以看出,杨荣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分析问题相当精准。
- 3、杨溥:坚如磐石
43岁,对于一个大臣来说,是正该大显身手的黄金年龄。可是杨溥,却为了太子朱高炽,坐了整整10年牢。
当时,朱棣正看太子朱高炽不顺眼,借口朱高炽迎驾来迟,处理了一批东宫官员。杨溥,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关进诏狱,家人的食物也经常送不进去,几乎饿死。
在牢里的日子,暗无天日。谁也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会突然想起他,把他处死。
他却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牢里潜心读书,10年的时间里,把经书史籍反复读了很多遍。
10年后,朱棣去世,朱高炽继位,杨溥终于从监狱里走了出来。一出监狱,立刻就得到知恩图报的朱高炽的重用。
杨溥的两大特点,一个是风度翩翩,一个是学识渊博。
他每次上朝,都沿着墙走;面对小小的官员,也从不怠慢;大臣讨论事情,有时候大吵起来,他也一直心平气和,从不生气。
他在牢里读了10年书,出狱之后,也充分利用他在这方面的造诣,主抓文化工作。
杨溥是三杨之中最晚入阁的,比杨士奇、杨荣晚了20年,但是他凭借自己为朱高炽坐牢10年的坚定不移,以及苦读10年的学识,依然成为朝中官员的中流砥柱,深得朱高炽、朱瞻基重用。
二、“三杨”有哪些贡献?
三杨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力互补,达成了 1+1+1>3 的效果。
自从朱元璋废了宰相之后,事必躬亲,渐渐地觉得力不从心,就去找了几个大学士来帮他处理政务。这就是明朝内阁的雏形。但是朱元璋找的,基本是老学究,在政务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
朱棣继位之后,正式设置内阁,让杨士奇、杨荣能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分享以前宰相的议政权。但此时的内阁,基本上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没有什么权力。
朱瞻基、朱祁镇时期,内阁的权力逐渐加重,加上朱瞻基设置了司礼监,明朝皇帝、内阁、司礼监三足鼎立的政治框架,开始正式形成。
“三杨”,不仅让内阁成为定式,还辅佐几代皇帝,政绩斐然,成为明朝最强内阁班子之一。
- 1、帮助朱高炽顺利继位
朱高炽虽然当上了太子,但是朱棣一直不喜欢他,而是喜欢他的弟弟朱高煦。加上年老的皇帝和年长的太子之间,向来关系微妙,朱棣便一直找机会打压朱高炽。
朱高炽的储君之位,一度岌岌可危。
三杨一方面支持嫡长子继承制,另一方面,觉得朱高炽宽仁的性格,可以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因此,一直坚定地站在朱高炽的这一边。
杨荣跟在朱棣身边,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杨士奇为朱高炽,挡住了多少来自朱棣的责问;杨溥更是为了朱高炽,入狱10年。
在他们的辅佐和帮助之下,朱高炽保住了太子之位,顺利登基。
- 2、帮助明朝顺利转型
朱高炽登基的时候,明朝满目疮痍。由于朱棣太能折腾,20年间干了迁都、下西洋、无征漠北、大兴土木等多件大事,劳民伤财,百姓也不堪重负,起义此起彼伏。
此时的明朝,要做的,就是从朱棣的对外扩张,改为休养生息,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在三杨的帮助之下,朱高炽开始改变朱棣在位时期的不少政策,如停止各项大工程、减免拖欠税款等,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就去世,他的儿子朱瞻基接过他的重担,在三杨的辅佐下继续推行新政,完成了帮助明朝转型的历史使命。
- 3、帮助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
明朝完成历史转型之后,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时期。当时的明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可以说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史称“仁宣之治”。
这和三杨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朱瞻基去世之后,仁宣之治并未戛然而止,而是在以三杨为首的内阁的带领下,延续着朱瞻基时期的盛世繁华。
直到三杨先后去世,内阁的其他人资历和能力都不够,大权逐渐落到王振手里,明朝的大好局面,开始飞速地走下坡路,不久就迎来了土木堡之变。
三、“三杨”有哪些缺陷?
三杨虽然能力出众、贡献巨大,但是他们也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有着不小的缺陷。
当他们侍奉的君主是英明神武的朱棣、宽厚仁慈的朱高炽、精明强干的朱瞻基时,这些皇帝能够帮他们取长补短,让他们最大化地发挥出自身的能力。
但是,当他们遇到9岁的小皇帝朱祁镇,以至于要亲自上阵,把握大明江山的航向时,他们的缺陷,就被成倍地放大。
以至于,后世有些人认为,明朝之所以会堕落到土木堡之变的程度,三杨也难辞其咎。
那么,他们究竟做了什么,让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如此辛辣呢?
- 1、过于媚上,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三杨虽然也经常劝谏,但前提是,他们知道,这些谏言不会触怒皇帝。
真正触及到皇帝逆鳞的,他们就闭口不言,相反,还经常会为皇帝歌功颂德。
就连他们写的诗,也被称为“台阁体”,其特点是,词藻端庄,粉饰现实。三杨这么超凡的学识,却无法为当时的文坛增色。
诗文事小,国事事大。
朱瞻基爱好玩乐,导致宫廷开支庞大,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他特爱玩蛐蛐,更是造成不少百姓家破人亡。但是,三杨在这方面,从来不敢劝谏,还要经常陪着朱瞻基进行游园活动。
他们只敢在朱瞻基去世之后,以新皇的名义,把这些过于繁重的开销一一砍掉。
朱祁镇时期,王振当政,他们也不敢直接和王振对抗,只敢在暗地里给王振使一些不太明显的小绊子,导致王振的权势越来越大,直至可以左右皇帝的意见。
三杨去世之后,就彻底没有人可以约束王振了。
- 2、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三杨过于着眼于眼下的休养生息,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干了不少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朱棣好不容易收复的安南,就是在杨荣和杨士奇的力主之下放弃的。他们认为,朝廷在安南的军费开支过大,不如撤军,不再经营此地。
从那以后,安南彻底独立,明朝不仅失去了东南方向的屏障,也失去了对南洋和西洋地区的威慑力。
郑和下西洋,也是在三杨的力主之下放弃的。
朱高炽继位之后,听从三杨的建议,下令停止下西洋。可是朱瞻基继位之后,又重新启用郑和,这才有了郑和的第7次下西洋。与此同时,下南洋的活动,也在进行着。
三杨虽然无法阻止朱瞻基,可是,却在朱瞻基去世之后,彻底停止了这项伟大的远航活动。从此以后,后来的明朝皇帝再想下西洋,却连图纸都找不到了。
明朝彻底失去了在海上发展的机会。
- 3、过于重文轻武
从朱瞻基统治后期开始,到朱祁镇登基之后,在明朝的长城之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瓦剌趁着明朝休养生息,不再北伐,统一了草原,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力量。
可是,在瓦剌坐大的同一时期,明朝不仅没有重视起来,军纪还进一步松弛,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下降。
朱瞻基活着的时候,相当关心军队的建设,10年3次巡边,3次御驾亲征,还下令彻查军队屯田事项。朱瞻基去世之后,三杨一心扑在文治上,即便有杨荣这样擅长与打仗的官员,也依然是重文轻武,专心国内的发展,而忽略了外部的威胁。
瓦剌就是在明朝的松懈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最后攻入明朝的国土,造成了“土木堡之变”。
写在最后
“三杨”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他们遇到的,是雄才大略的朱棣、宽厚仁慈的朱高炽、精明强大的朱瞻基。这几个皇帝,都是很有主意的人,又都很知人善任,三杨只要做好辅佐的工作,就可以让明朝这艘巨轮平稳地向前行驶。
朱瞻基的进一步放权,也成就了他们明朝最强内阁之一的名声。
朱瞻基时期,也是明朝历史上君臣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三杨不用把精力耗费在应对皇帝的猜忌、和同僚勾心斗角上,而是可以全心全意地辅佐皇帝,为国家服务。
到了朱祁镇时期,小皇帝还不到10岁,年纪实在太小了,他们一跃成为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控者,他们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
如果他们一生遇到的,都是朱祁镇这样的皇帝,或者是其他能力不足,甚至像嘉靖那种乐于看到大臣党争的皇帝,三杨也未必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了。
你们觉得呢?
三,明朝三杨是谁
“三杨”指的是,明朝前期三位长值内阁的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导语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朱元璋废中书、罢臣相,使皇权专制得到了空前加强。但这样的结果是,朱元璋对待朝政,每夭得事必躬亲、事无巨细; 罢相之后,他平均每天要看两百多件奏章,处理四百多件事。这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皇帝来说,是难以长期承受的。
(朱元璋画像)
最终朱元璋不得不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卡制,设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在此之后,明朝的内阁制度,才逐步的开始建立起来。而有明一朝的内阁权力中枢,又是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在相继入阁的过程中(杨士奇四十三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逐渐成为定制的。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以藩王的身份夺得皇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自然会让他在对大明帝国进行统治时,会遇到诸多的麻烦。为了剪除建文旧朝的势力; 也为了证明自己能登大位、担大任,有做帝王的资质,朱棣上任后,逐手对建文朝遗留的新政,进行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朱棣将明朝又带上了严猛的治国之路。
(朱棣)
从大明王朝建立之后,经历太祖,成祖的强力、严猛统治,朱家王朝国基已经巩固,大明社会逐渐走上了安稳与和平的发展道路,而这其中的功劳,与“三杨”内阁,共同辅政,协力治国,是密不可分的。
“三杨”——各自独当一面的本领- 杨士奇
杨士奇出身于贫寒家庭,在青年时期,他曾度过一段颠沛漂泊的流浪生活,期间也做过私塾教师,对于下层社会的动态和民间疾苦,是深有体会,生活的磨难,让他有了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
“士奇文章特优,一时制浩碑版,出其手者多”。——《明代文学》
这位来自民间,靠自学成才,而步入仕途的首辅,生活上较为清廉,政治上却更加成熟,处理问题能从大局和长远考虑,在复杂变化的事务面前,他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杨士奇擅长行政工作,处事审慎,为人干练,太子朱高炽在监国期间,杨士奇受命辅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颇受到朱棣、朱高炽父子的器重和信任,他既是太子最早的东宫官属之一,也是最早入阁参与机务的内阁大臣之一。
永乐时期,杨士奇一直尽心尽力地辅佐太子监国,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坚持维护朱高炽的太子地位,曾先后两次受到牵连而被朱棣关押。同时,杨士奇也曾斗胆向朱棣揭发,朱高煦的不法行为,这对于巩固朱高炽的太子地位、打击和制止朱高煦的夺位活动,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
(杨士奇画像)
因此,朱高炽夫妇极为感激和信任杨士奇,朱高炽即位之后,立即提升他为华盖殿大学士、少傅兼兵部尚书。杨士奇的政治地位也因此而进一步提高,基本上可以说,是洪熙帝朱高炽的首席亲信大臣。
“士奇心术正大,论事先大体,常扶君子抑小人。群臣有稚谗毁而非辜者,必尽诚为之伸解有患贪邪不浚者,必正言其不可用。”——《皇明书·巨谟》
杨士奇的另一个特长,就是能容人之过,荐人之长,待人宽厚,并能注意平息由于皇帝和臣下的个人原因,而起的政治风波。
永乐时期的徐琦之事,和洪熙时期的弋谦之事,都是由于杨士奇说服了皇帝,才使二人最终免受了处罚。对于同僚杨荣的缺点和过失,杨士奇更是以大局为重,努力团结这些人一道为朝廷效力。杨士奇的这些特长和作风,使他在朱瞻基的政治核心集团中,长期处于领班的地位,一直到杨士奇死,这种局面都未改变。
- 杨荣
杨荣是永乐、宣德时期最为机敏,也是最有才干和最有谋略的一位朝臣。杨荣的特长是: 能谋善断,往往在事情处于萌发的阶段,或事态仍在急剧演变的过程中,杨荣就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其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对事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其利弊影响,能够做出较为合乎实际的评估,从而提出相应的部署和决策。这是杨荣优于其他同僚的地方。
(杨荣画像)
“荣每进讲罢,必从容以正心务德,亲贤去邪,尚俭戒逸之言进,深见嘉纳。或访以政务,必陈其切要,及先后缓急施行屯序,皆恳切,无少避忌。皇太子每称公忠直,而两坊僚属亦莫不推服焉。”——《明史》
如永乐时期,明朝的西北重镇宁夏被围,朱棣将奏报给杨荣看,杨荣十分肯定地说:“宁夏城防坚固,几乎人人都有打仗的本领,这份奏报传到朝廷已经十几天了,宁夏肯定解围了。”朱棣半信半疑,当夜朝廷果然收到了宁夏解围的消息,朱棣不禁对杨荣大加称许。
杨荣还有很突出的军事才能和临事裁决的能力,并且熟悉大明帝国的国防边务,是朱棣的重要军事顾问。他曾多次奉命前往甘肃、宁夏等地“规划军务” ,遍览山川形势,每次都能有分析有见解地反映重要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 朱棣每次出征,都以杨荣扈从,“军令悉令参决” ,“军务悉委(杨)荣” ,他的地位举足轻重,有时甚至超过当时的军事主帅张辅,杨荣同样是朱瞻基政治核心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平定高煦、撤兵安南等重大政务,杨荣都曾参与决策。
- 杨溥
杨溥是朱瞻基政治核心集团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物,他性格内向,谦退淡泊,对权力和地位并无强烈的追求欲望,但他的才学和见识都为常人所不及,并且有超人的意志。杨溥同样也是最早的东宫官属之一,一直尽力辅佐太子监国。
“溥为人谦谨小心。笃于操履,接吏卒亦不敢漫,尝曰:士君子一言一行,幽明无愧,然后无负于父母生身之恩。又曰:人必有躬行之实,,然后可以训子孙”。——《杨溥传》
永乐十二年,杨溥受太子的牵连被朱棣逮捕下狱,在狱中一关就是十年!朱高炽即位后,立即释放了杨溥,并为他特建弘文阁,命其掌阁事,并规定弘文阁的任务不只是“助益学问” ,还有为皇帝“广知民事”、实行统治的“理道之助” ,杨溥的政治地位因此而大为提高,立即成为与杨士奇等人并驾齐驱的政界要人。
表面上看杨溥未入内阁,但实际上朱高炽夫妇对杨溥的信任和感念程度几乎超过其他近臣,他们曾不止一次感慨地回忆起,永乐时期的坎坷遭遇,深感杨溥是为他们而含冤入狱的,因此对杨溥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怜悯之情。朱瞻基自然十分了解这一切,即位后撤销了弘文阁,召杨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人一同参予机务,决策大事。
(杨溥剧照)
杨溥在政治上不如杨士奇等人有作为,但由于他操守极好,平心处事,受到孙太后和群臣的敬佩加上宣德后期夏原吉、金幼孜等人相继去世,绝大部分政务都由“三杨”来处理,因此杨溥虽然最后入阁,却与杨荣和杨士奇“德望相亚” ,直至宣德末年,始终是内阁中的第三号人物,他也是问题瞻基政治核心集团的,又一重要成员。
“三杨”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才干、长项,而是彼此优点能够互补。三人中的杨溥是个老学究,善于抓文化工作;杨荣多谋略,擅长赞画军事工作,性格虽然幽默却是个强硬派,处理问题是疾言厉色;杨士奇的长项是行政管理。
(“三杨”)
“三杨”的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可以“能力互补”,使之1+1>2“三杨”中杨士奇乃首辅,建树颇多。他能得到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祖孙帝王的宠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特别能揣摩皇帝的心思。
士奇与人交,直道不阿,必辅之善,有不善必戒之,不从,则远之,及其能改又欢然好也。所行或未当,人以为言,亦欣然纳之。平生乐简静,闲暇闭户观书自适而已。恩虽微必报,而未尝宿怨。临利能让,不事。”——《皇明书·巨谟》
揣摩皇帝的心思,实际上就是“吃透上头”。试想,一个连上头精神都吃不透的人能把工作做得符合上级要求? 秦桧能杀一个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岳飞,是因为秦桧摸准了宋高宗的心思:倘若岳飞北伐成功,将徽、钦二帝迎回来,置高宗于何地? 对皇帝的这种心思,不可言说却要不动声色地去做。这就是秦桧杀了岳飞,,不管大臣们怎么反对、天下人怎么骂,都能受到君主信任稳坐宰相之位的道理!
杨荣多谋善断,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他善于顺势而为,就使得平时也许无法规劝皇帝的事,他能不经意处,巧妙地让皇帝接受,让皇上赢得事成后的“圣明”。皇帝发火之时,群臣无不战栗,杨荣在此时总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或幽默语调一两句话就让皇帝息怒。
有一次朱棣发怒,大臣个个战战兢兢,杨荣进来后,一看这场面,明白皇上正在火头上,于是出其不意冒出了一句,朱棣一下就被他逗笑了。提心吊胆的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杨荣之所以有这个本事,其实是因为他善于给朱棣 “解梦”。朱棣特相信他。他才敢在皇帝面前幽默一把。这点恰恰是那二杨的短板,尤其是杨溥的短板。
杨溥是“三杨”中年龄最小的,但他却最以老成持重著称。凡事极其淡定,去世后的谥号都叫“文定”!
明成祖时,他任太子朱高炽的东宫洗马,是老资格的太子近臣,汉王朱高煦构陷朱高炽时,杨溥受到牵连,整整坐了10年牢,一直到朱高炽做了皇帝,才被放了出来。在牢里,别人都唉声叹气,但他却极其平静,别人坐牢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他却天天在里面读书,而且丝毫不以为苦。
“弘济为人忠厚侧但,爱人以德,凡所与处,必辅之于道,不肯苟且阿循,盖非独于余切磨之益,朋友资益之者,盖多也。”——《送杨太常(杨溥)归省诗序》
仁、宣两朝,他虽是内阁重臣,但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国家大事很少建言,他认为杨士奇、杨荣对军政大事的识见、处置远甚于自己,遇到这类事往往以二杨意见为主,做好配合,但他并不盲从。
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廉洁奉公。 有一次,他的儿子从家乡来探望他,说一路受到所过州县的款待, 唯独江陵知县范理既不送礼也不来迎送。杨溥听了很高兴,认为范理为官正派,不久之后推荐范理任德安知府,由正七品提为正四品,连升三级!后来,杨溥又推荐他出任贵州左布政使,成了一省之长。有人劝范理应向杨溥道谢,范理回答说:“宰相为朝廷用人,非私理也。
“三杨”身上各有所长,都能独当一面;但他们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很好的“优劣互补”,齐心协力,他们深知时局大事,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因地制宜的扮演着,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仁宣盛世”的出现,就是“三杨”的辅佐能力的一个极好证明!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明史·杨士奇传》
《明史·杨溥传》
《明史·杨荣传》
《明史》
四,明朝三杨是什么关系
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明英宗朱祁镇即位。
当时,因为朱祁镇尚年幼,所以中央的决策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和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的手中,由于管理得力,此时天下天平,并无败政。
后来,太皇太后张氏与世长辞,“三杨”也先后退出了政治舞台,政治决策权力发生了重大的转移,宦官王振掌握了实权。最终,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
在朱祁镇被俘后,当时的人们怀念“三杨”,认为“三杨”还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但是,也有不少当权者却争相揭露他们的短处,说是因为他们才会出现宦官专权的结果。
其实,这种结论是太过苛刻,“三杨”虽有缺点,但他们忠诚于皇帝,忠诚于明朝,以毕生之所学来治理国家,换来大明王朝三十多年的繁盛。这是功劳,也是厉害之所在。
“三杨”忠于皇帝,忠于大明王朝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得皇位,而此后的大明朝的皇帝都各有特色。朱棣脾气暴躁、善武,朱高炽仁慈宽厚,朱瞻基“好玩”但有谋略,而朱祁镇年少有为。但是,作为历经四朝的大臣,“三杨”无论是跟那个位皇帝相处,君臣关系都是很和谐的。
也正因为君臣关系和谐,政策得以更好地实施,从而使明朝的政治清明,军事强大,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先后出现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
由此可见,“三杨”的配合默契且三人都有才干,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三杨一直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大明王朝。
三杨侍奉过四朝皇帝,却不曾有过异心。
永乐年间,由于朱棣在立太子一事上犹豫不决,导致太子之争越演越烈。后来,就算朱棣立了朱高炽为太子,但汉王朱高煦还是蠢蠢欲动,寻找机会上位。
当时,朱棣为了搞政治平衡,不断地提高朱高煦的地位和待遇,冷落了朱高炽。很多人见风使舵,纷纷投靠了朱高煦手下,或者就地观望,只有杨溥等人始终不渝地跟着朱高炽。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高炽派使臣迎接太迟,朱棣大怒,把黄淮等人关进了监狱,后杨溥受牵连也被关进牢中。
在监狱中,杨溥生活艰难,“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但是,杨溥不曾放弃过,相信自己可以再次出去。于是,他在狱中“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朱高炽即位,杨溥得以出狱,重新走上仕途。就算遭受十年的牢狱之苦,但杨溥不曾怨恨,初心不改,出来后依旧尽心尽力为大明朝效力,可见其忠诚。
而杨士奇对太子一事,也是忠诚于朱棣,尊重朱棣所作的决定。为了让明朝的正统血脉得以顺利继承,也是会从中帮忙,缓解朱棣和朱高炽的关系。
当时,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而朱高煦为了让达到废除太子的目的,就找事诬陷朱高炽,但此时杨士奇总是从中帮忙,缓和两人的关系,说:“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其次,朱棣时常北征,就让朱高炽监国,但是每次回来都会询问监国情况,而杨士奇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因此,朱棣对朱高炽满意了不少。
杨荣作为朱棣的心腹大臣之一,擅长于军事活动,有远略。但是,对于太子一事也没有站边,始终跟着朱棣的方向走,不偏不倚。这一点,也是可贵的,很难想象杨荣投靠朱高煦后,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政治生涯开始,还是在“三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三十多年来,杨士奇、杨荣和杨溥都是忠于明朝正统的,都是尽心尽力为大明朝效力的,这是最可贵且“厉害”的地方。
除了忠诚之外,“三杨”也是十分有才干的,而且各有所长。
杨士奇处理政务能力强,且善于劝谏史书中记载,“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这样说来,杨士奇是一个做事很严谨的人,公私分明。在皇帝面前举止恭敬谨慎,而且善于对答,每次都能说中事情的要害。
杨士奇处理政务的能力确实很强,且思想敏捷,如果“三杨”之中选一个当丞相,论政务能力,杨士奇应是第一。
当时,朱高炽即位,杨士奇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有一次,蹇义、夏原吉奏完事,但还没有退下,应该是议事得不到合适的结果。这时,杨士奇走了过来,朱高炽对两人说:“新华盖学士来,必有谠言,试共听之。”
杨士奇上前说道:“恩诏减岁供甫下二日,惜薪司传旨征枣八十万斤,与前诏戾。”朱高炽听后,立即命令减去半数。
由此可见,朱高炽等人对于杨士奇的信任,也可以看出杨士奇实在有才干,不是一般人可以媲美的。除了政务能力强外,杨士奇善于劝谏、对答如流。
当时,朱棣经常会询问太子监国一事,杨士奇为了缓和两人关系,也是实话实说,道:“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朱棣听后才理解,怒意消退。
时有上书颂太平者,帝以示诸大臣,皆以为然。士奇独曰:“陛下虽泽被天下,然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更休息数年,庶几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顾蹇义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诚,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无一言。岂果朝无阙政,天下太平耶?”诸臣惭谢。
其次,有人曾上书来歌颂太平,朱高炽拿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都认为天下是这个样子。而唯独杨士奇说:“陛下虽然恩泽广布于天下,但还有流离失所的人,天下的疮痍还没有愈合,人民生活还很艰难。还要休养生息几年,才可以看到天下太平。”
朱高炽说:“杨士奇说得对,我以满腔至诚对待各位爱卿,本来希望你们匡正辅佐。但是只有杨士奇曾五次上书,而你们皆没有一言。难道说朝廷真的没有失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吗?”
诸位大臣惭愧而退。
杨士奇为人公私分明,敢于劝谏,还很大度,别人有小过错,他常常为别人掩盖,虞谦等人就因为有杨士奇的相助才逃过一劫。而且,杨士奇爱推荐人才,像于谦、周忱、况钟等人都是杨士奇推荐的。于谦后来更是在明朝存亡关头力挽狂澜,可是杨士奇会看人。
史书评价杨士奇,“廉能冠天下,为世名臣云”,这要是放在前面的朝代应是个丞相的好人选。但是,杨士奇也有缺点,那就是军事方面不行,而杨荣却善于处理军务。
杨荣是个军事小能手,且有远略朱棣刚入京城,杨荣说了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自此杨荣受到了重用,进入文渊阁成为内阁大臣。杨荣是七位内阁大臣中年纪最小的,但非常警敏。
有天晚上,宁夏突然来报告说被围,朱棣召内阁大臣七人,他们都已出去,只有杨荣在,朱棣只好将奏报给他看。
杨荣说:“宁夏城坚,人皆习战,奏上已十余日,围解矣。”果然,夜半时分,有奏报传来说宁夏之围已解。朱棣惊叹杨荣之才,可见杨荣确实是个有见识之人,而且对军事活动了解得很透彻。
朱棣也是非常重视杨荣之才,有军事活动都要带上杨荣。一次,朱棣出塞,到达胪朐河。朱棣挑选出三百名勇士做护卫,但不交给别的将领,而是交给杨荣统领。
当时,军中遭遇粮草短缺之危机,杨荣请求将供给朱棣的剩余部分的粮草拨给部队,还下令军中有剩余粮食的可以相互借贷,等入塞后国家加倍偿还,这次危机才可以顺利渡过。
在朱棣最后一次北征途中,朱棣突然病逝,五十万大军在外,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叛乱,幸好杨荣等人的合理安排,才避免了一场战争,让朱高炽顺利即位。
后来,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杨荣在军事方面的位置都是无人能够代替的。也幸好有杨荣在,军事方面才显得井井有条。
而杨荣喜欢结交朋友,虽然成了显贵也仍旧非常随和,所以有很多有才之士都愿意归附他。有人评价杨荣,“或谓荣处国家大事,不愧唐姚崇,而不拘小节,亦颇类之”。
杨溥有学问,品格高尚杨溥是三人之中人生最为波折的,初入官场,就因朱高炽迎接迟而被关进监狱,一关就是十年,其间几度断粮,但他都咬紧牙关度过了。朱高炽即位,杨溥才得以重见天日,可见其内心的强大。
在狱中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杨溥坚持读书,在狱中“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由此可以,杨溥是个饱读圣贤书、有学问之人,且能忍受困难,忠诚于明朝。
杨溥在处理国家政务的问题上,虽然不及杨士奇和杨荣,但是在品格方面,杨溥是一个君子,品格高尚,也影响着周边之人。
各有所长,三人互补“三杨”各有所长,精通不同方面,杨士奇善于处理政务,人际交往;杨荣则是善于军事方面,且有见识远略;杨溥则是个君子,品格高尚,心如止水。这三人各有所长,却又互补,三人离开了谁都不行。
杨士奇虽精于政务,但是见识方面较差,可杨荣很好地弥补他这一点的欠缺。可是,杨荣可能由于从事军事方面的活动多,有时候会不拘小节,还会收他人送的礼,难免会引起皇帝的猜疑,这一点是他改变不了。但是,杨溥却很好得弥补了他这点。
所以说,“三杨”各有所长,又互相弥补。如果把三杨看成一个人的话,那将会是和平时期一个完美的丞相人选。
结语“三杨”的厉害之处在于各有所长,分工合作,又可以互相查缺补漏,很好地维持了国家的运行。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几乎完美的智囊团,才会让明朝得以三十多年的繁盛。
但是,“三杨”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挑起国家的重任,他们适合当和平时期的丞相,但却不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其次,在“三杨”掌权的其间,三人虽然很好的维持了国家的运行,上承洪、永两朝开创局面,下启明朝治平之象,但是也留下了不少的弊端,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最终也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end】
五,明朝三杨谁的级别高
“三杨”者,杨士奇、杨荣、杨溥也。这三人两个是朱高炽的亲信,一个是朱高炽拥立功臣。
杨士奇原本就是朱高炽的老师;杨荣有谋划防边之才,正常跟着朱棣,朱棣驾崩时,正是杨荣和金幼孜等人秘不发丧,偷偷回来报信,让朱高炽提前准备,才顺利即位的;杨溥原来也是朱高炽的属官(太子洗马),因为朱高炽朱高煦兄弟内斗牵连,结果被打入诏狱,杨溥在牢里坚持每天看书,使朱棣深为奇之。
明朝文官集团成型始于“三杨”,历史上“三杨”历经四朝,死后哀荣备至。
但同时明朝开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战略收缩,形成了闭关自守的格局。朱棣一生“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还倾尽国力“七下西洋宣国威”。于此同时明朝的确出现了疲弊之况,深受后世文人儒生诟病。
明仁宗朱高炽上位后,积极改革,重用“三杨”,改组内阁权力分配,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品级,还让他们兼任各部尚书,这样一来,使得文官们正式参与大明决策,形成了实质性的文官政府。
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实权,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
在“三杨”的积极参与下,明朝废止一切朱棣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停止了北伐和下南洋。开始了“休养生息”。在“三杨”主政期间,百姓得到了休息,农业和工商业生产开始逐步恢复与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而到了正统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统5年,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正统9年,杨士奇去世;正统11年,杨溥去世。
而朱祁镇同学没有了一帮老头子教诲,也不再愿意受内阁的左右。他更信任自己的老师王振这个太监。
同时他爷更愿意学自己祖爷爷朱棣,干一番大事。于是在朱棣死后的20余年,大明的精锐尚在的情况下,正统14年开始了北伐。结果土木堡之变,差点酿成了另一个“靖康之变”。大明50万精锐尽失。明朝一直等到朱厚照的出现,才有勇气开始尚武。但很快朱厚照就被描绘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有何厉害之处?(朱棣朝三杨)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