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炮战中,舰队的阵型有多重要?(军舰炮位)
一,军舰炮战中,舰队的阵型有多重要?
以前没有火枪大炮,双方海战用桅杆直插敌人战船,过几个世纪,有火枪大炮时代,拼完大炮再拼火枪,拼完火枪直接跳上对方船上拼剌刀,进行肉搏,英雄豪杰,当时战术战型不成熟,不够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看重战术战型,深度研究,对手用术战型,能得到破解。
海战主要阵型有宝塔型(称燕型)、竖型、横型、斜线、圆形。还有新创的T型。
宝塔型称为燕型,此阵型主要是战舰本身速度优势与高超驾驶技术,全舰队以宝塔型高速前进,直接冲入对方阵中,进入过程不乱开炮,有90%把握可以开炮,一旦开火将对方往死里揍,一招致命,对方舰队阵型乱套,可以做到全歼敌人。
竖型,此阵型各国海军通用,回航或出航经常用此阵型,虽看简单,但实用,敌方舰队在对面,用竖型优势是侧面火力集,头和尾是弱点,用竖型途中遇到包围,别乱,短时间知道对位置调换队型,马上回击,被包饺子,能安全脱险是万幸。
横型,此阵型是挨揍阵型,美军在西太平洋常用,他们想自家后花园没人耍流氓,此阵型没战略可言,在游戈中被袭击,变阵型就难上加难,鱼雷战还好,要是炮战往那躲。
斜线,此阵型比较强大,弱点是侧面火力小,用此阵型机动性强,正面和后面火力集中,变换阵型快,限于技术好,此阵型要求驾驶熟练,此阵型受当代海军重用。
圆形,能用此阵型已伤亡过半,被敌舰包围用此阵,必须舰长有强大心理素质,不怕牺牲精神,直到突破重围,边打边转换阵型,在敌舰无法集中精神逃离,撤离中有机会反击,全歼敌舰,离不开高超驾驶,时机成熟舰炮鱼雷一起上。
军舰炮战,舰队阵型可以起回生,军舰数量和对手相称,没阵型,打赢是徒劳无功,两败俱伤。精通阵型指挥官,在战斗以少胜多案例少,没有阵型开战后想重新调整,是非常困难。现代战争也讲究阵型,能当舰长是材实料,培养海军人才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战型重要,先进军舰不可缺少,平时刻苦钻研战术,重要战时能临危不乱运用阵型,成为出色指挥官。
二,军舰舰炮射程
在舰队炮战中编队的阵型是非常重要,就好比在陆上滑膛枪排队枪毙一样,有序的编队可以充分发挥编队的整体战斗力。而炮战最为理想的敌我阵型就是"T"字型,就是将己方军舰所有的火炮全部指向一边,发挥军舰的全部舰炮的火力。而这时敌军还是在以舰首航行的话就只能发挥舰首的火炮,能发挥的火力估计都在50%以下。所以这就是所谓的二战时期战列舰炮战时为什么要抢"T"字阵头的原因,就是在敌人还没有完全将火力发挥出来前集中全舰的火力打击敌方军舰。
而二战时期的日本之所以崇尚炮战能力是因为在甲午海战以及日俄海战当中日本舰队就充分发挥了抢"T"字阵型的优势,特别在日俄战争中为抢T字阵头拦住俄国舰队的去向在阵前进行U型大转弯,在转弯的过程中遭到了俄国舰队的集火,得亏英国制造的舰船质量够硬,日本舰队硬是扛住了伤害,在之后炮战中痛击俄国舰队。而如果战列舰编队在很远之前就发现了对方并在接触前进行阵型变换,双方都将军舰全部火力集中在一侧,双方阵型就有点类似"二"可同向航行也可逆向航行,这样被称为线性炮战,这个时候就得拼技术和运气了,而日德兰海战就是这个阵型的对战。
接下来的图请将手机横过来
而战后各国海军相继进入导弹时代,火炮不再成为海战的主场,而且导弹的特点就是超视距攻击,在几十甚至一百都公里的时候用雷达搜索目标并发射导弹,这样的话就没啥阵型可言,军舰怎么舒适怎么摆。而以前军舰依靠阵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舰的通信手段较少、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编队航行的话不容易丢失,命令传达也方便,而现在则不存在这种问题,但如果是编队远洋航行时则会根据实际需求安排位置
三,舰炮大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分几点来说。
第一,以往军舰阵型是极为重要的。
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为例,北洋水师本来采用一字阵,也就是船首对着敌人舰队。
为啥?
北洋水师的火炮基本就是首炮和尾炮。侧舷基本没有什么炮!
如果采用横队,也就是侧舷对着敌人,就会大大增加中弹的面积,而火炮的火力也不会有大的增强。
但日本联合舰队,则采用横队,也就是侧舷对着我们。
为啥?
日军的侧面火炮很多。
采用侧面对敌,能够发挥自己火力的优势,即便中弹面积较大也是值得的。
相反,如果日军也采用一字阵,正面对着北洋水师,自己的优势就没了。
当然,北洋水师的布阵也没有大错,只是因执行失误,最终变成了莫名其妙的人字阵。
在传统大炮巨舰时代,军舰的阵型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家实力接近的情况下,采用了错误的阵型就可能一败涂地。
第二,导弹、航母时代到来以后,阵型的意义降低。
导弹时代、航母时代,双方都是在几十公里以外对抗,互相看不到对方。
非接触作战,阵型相对不重要,至少不会决定生死存亡。
第三,现代军舰也是需要阵型的。
现代的航母战斗群,以航母为核心,护卫力量包括6艘护卫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战斗支援舰。
实战期间,这些军舰不是靠在一起的,往往会相距50海里甚至100海里的距离。
比如潜艇通常在战斗群外围游弋,主要任务是歼灭敌方潜艇,然而才是伺机攻击敌方主力舰。
而因为防空和反潜的需要,其余的驱逐舰、护卫舰也会相对分散,以航母为中心形成一个阵型。
基本上,所谓其他军舰均要竭尽全力保护航母的安全,包括防空、反潜,也包括发射导弹打击敌军主力舰。
毕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四,军舰机炮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现代海战虽然已经告别了巨舰大炮的时代,但阵型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海战的阵型其实和陆战的阵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使用得当则能发挥整体优势,找到对手的弱点,实现战局的突破。如果阵型使用不当,则可能陷入重围,损兵折将。海战常用的基本阵型大概是三四种,有雁形阵,纵阵,斜阵,横阵,圆形阵。然后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种丰富的变化,接下来具体解读。
雁形阵是很常见的阵型,在战列舰时代经常出现。这种阵型像迁徙的大雁一样,主力战舰在中心,较弱的战舰在侧翼,可以发挥舰首主炮的潜力。执行雁形阵战术的关键是要拥有速度较快的舰船。在甲午海战中,日本就利用其吉野号和浪速号的速度,打乱了北洋水师的战阵节奏。
纵阵也很常见,尤其是在一战时期经常使用。这种阵型非常实用,而且不容易出现漏洞。优点是可以发挥侧面火炮的优势,凭借密集的攻势守住战线。如果舰队的侧面火炮数量较多,采用该战术可以实现面杀伤。缺点是首舰和尾舰容易被攻击,在实战中需要变阵。常见的变化是错位阵型,分成两到三个纵列,交错前行的同时互相掩护射击。
横阵用的比较少,美军在太平洋上曾经多次使用。使用横阵最好是拥有航空母舰,扩大攻击范围。在现代海战中,使用横阵容易过早的暴露主力战舰的位置,进入对方攻击圈的战舰比较多。万一遭到饱和打击,损失较大。
圆形阵是典型的防守阵型,在交战中如果形势不妙,有被敌方包围的可能。则通过圆形阵来寻求突围机会。陆军中也有类似的战阵,思路差不多。
斜阵是一种攻击阵型,机动性比较好,变化丰富。能够强化主力战舰的优势,同时侧翼暴露的也不明显。如果指挥员水平普遍较高,则可以实现攻守平衡。但如果配合不默契,反而容易出现防守漏洞。
现代海战普遍用导弹和飞机,火炮的作用不再那么重要了。但阵型的安排和演练依然是重中之重,如何能够最大程度规避被击沉的风险,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就有了百年海军的说法。五,舰炮介绍
即使是现代军舰之间发生炮战,舰队的阵型依然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军舰在面对目标时的火力投送能力和火力投送效率,在护甲越来越薄的现代军舰中,火力投送能力和火力投送效率往往是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定远舰模型
在甲午战争之前,欧洲铁甲舰采用的阵型多为双排阵列,以舰首或者舰尾对敌,以减少对敌军舰队的投影面积。即使是主炮,也采用斜跨布置,在舰首和舰尾实现最大的火力投送。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阵型,主要是因为当时铁甲舰技术不够,装甲盒思想也没发展起来,装甲带高度也不足。此外,甲午战争之时,军舰的火控系统也十分原始落后,无法确保远程的命中,交战距离普遍在1500米左右,因此,在这样的近战时,采用一战时期的战列线形式,军舰水线区域很可能遭到小口径炮的集火而进水沉没。
而到了对马海战之后,由于军舰的火控技术、火炮技术和基于钟摆原理的陀螺仪,使得主炮随时调整舰炮仰角以便更准确的瞄准目标。在一战时期更是点出了体式光学测距仪和火控室这两个科技,使得舰炮有效射程超过了10公里。再加上装甲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倾向于用厚实的侧面装甲带来应对敌军的舰炮,在海战中往往会摆出战列线形式,最大限度发挥装甲厚度和火力,从而实现战斗的胜利。
而到了今天,军舰虽然只装备了1-2门舰炮,但是采用最佳阵型最大限度发挥火力还是炮战的第一需求。在炮战中抢夺T字头阵列依然是第一选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军舰炮战中,舰队的阵型有多重要?(军舰炮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