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在古代几乎是无敌的,那古代有什么办法能够"以步制骑"吗?(古代 骑兵)

骑兵在古代几乎是无敌的,那古代有什么办法能够

一,骑兵在古代几乎是无敌的,那古代有什么办法能够"以步制骑"吗?

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具有威胁力的一种兵种,这也是成吉思汗能够横扫亚欧大陆的根本原因。骑兵高速移动带来的冲击力,能对步兵造成致命的威胁,而且骑兵机动性强,支援和变换阵型极快,往往能在敌方反应过来之前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


那么步兵和骑兵对阵时,有什么方法克制吗?今天,珍珍儿的新新就和大伙儿聊聊历史上经过实战检验,确认有效的几种步兵克制骑兵的方法!

步兵要想克制骑兵,应该从限制骑兵的速度着手。今天珍珍儿的新新为大家介绍的是历史上证明确实有效的最常用的三种方式:密集方阵、长柄武器和障碍工事。

一、建立密集方阵

此种方式是依靠紧实的人墙减弱骑兵的冲击力,当然人墙不是士兵的身体构成的,而是士兵使用重型防御工具,著名的日耳曼盾墙战术便是如此,由于这种方阵对骑兵的有效克制,使之取代了罗马原有军团构成,成为了西欧步兵的主流风格。

此外,英法百年战争中,还出现了下马骑士掩护己方弓箭手的战术,也就是我方阵营受到地方骑兵冲击时,我方骑兵下马帮助我方弓箭手抵御地方骑兵冲击,等到地方速度慢下来,我方骑兵上马反冲锋,往往能在对方调整阵型之前杀对方措手不及。

二、使用长柄武器

此种方法就是利用长矛、长戟等长兵器在攻击距离上的优势,可以在敌方骑兵接近之前先对骑手或战马造成伤害。历史上著名的瑞士步兵便使用长枪对抗骑兵,帮助他们在多纳赫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

后来火枪的发明,对阵时对长矛方阵进行了改良。意大利最初使用了将火枪手和长矛手混编的方案,增强方阵抵抗骑兵的效能。著名的西班牙方阵便是此种阵型,西班牙也借此奠定了欧陆霸权的地位。

三、设置障碍工事

此种战术时通过在阵前修栅栏、挖壕沟、设置木桩等手段,增强防御、充作陷阱,用以抵御骑兵的正面冲锋。而己方步兵则可以利用这些防御工事的掩护向骑兵射击、压制骑兵的攻势。但是此种方法只能防御正面的骑兵冲锋,无法快速转换防护面,如果敌方骑兵改变冲击方位,则容易失效,所以这种方式需要其他兵种的掩护。

关于这种战术的应用,比较出名的比如德国和法国的塞里格诺拉战役,德国军官让步兵挖掘壕沟来阻挡法国骑士的致命冲锋,致使法国骑兵来势难减,造成相互踩踏,阵形大乱,德军趁势反攻,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除此之外,在面对地方有优秀骑兵时,选择战场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承受骑兵攻击的一方要尽可能避免在开阔平坦的地区与骑兵交战,而应选择森林、山地等地形条件较复杂,不适于骑兵冲锋的地形布置防御。

另外,作为防守一方的步兵,还要遵照一定的原则才能奏效。其中最重要的三点,一是保证纪律严明和阵型完整,切勿轻易破坏阵型、贸然出击。二是保护正面的同时兼顾侧面和后方,在防御时尽量不留死角。三是保持远程火力输出,以标枪等投射武器杀伤敌方骑兵、以此进行威慑。

最后,步兵想要在对阵中战胜骑兵,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还与双方士气、临时指挥等有有关,战场瞬息万变,除了兵种克制,灵活变化应对才是最主要的。

大家对步兵对阵骑兵有什么好的对阵策略吗?欢迎留言交流哦!如果你喜欢珍珍儿的新新创作的作品,还请多多关注支持啦!

二,古代的骑兵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这个问题,确实让古人伤透了脑筋。古人在与骑兵的斗法中,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以步制骑”。其中的许多智慧,到今天,依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利用地形,削弱骑兵的优势

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优势明显,在平易地带,可以“一骑当步卒八人”,而到了险峻之地,只能“一骑当步卒四人“,而如果到了险峻之地,却连奔驰空间都缺乏时,“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六韬》)了。

1134年,岳飞进攻襄阳的伪齐政权。岳飞冷静看了对方的阵势后,冷笑一声:“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现在李成这个傻子居然把步兵放在平地,骑兵放在江岸边。我们赢了!”随后,以王贵率步兵攻击敌军的骑兵,牛皋率骑兵进攻敌步兵,轻松击败对手。


刘裕北伐时,面对北魏军的骚扰,干脆上岸列“却月阵”迎敌。由于背靠河流,北魏军难以迂回包抄,北魏军直接冲击,刘裕军以战车、大盾掩护,突然击发长枪、硬弩,大破敌军。

这些例子,都说明:骑兵对地形的依赖性很强,良将往往利用地形优势,击败敌军。

在《武经总要》中,总结了骑兵的“十利”,也总结了“八害”。在林木茂密之地、沼泽难行之地,骑兵的冲击力、机动力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他目标大、腾挪所需空间大的劣势,则暴露无疑。

因此,古人中的名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优先选择有利地形削弱敌军骑兵的战斗力。

以步与车、骑战者,必依丘墓险阻——《李卫公问对》

宋金战争中,金国的骑兵在中原所向披靡,但在川陕战场,却显得有些一筹莫展。


牛逼哄哄的张浚被金骑杀了个屁滚尿流后,宋军学聪明了,他们依托关隘,与金军交战,稳定了形势。金军自始至终无法突破川陕防线。

而横扫天下、所向无敌的蒙古骑兵,面对余玠等人搭建的山地防御系统,蒙古军也“上帝折鞭”,无能为力。最终,他们只能依靠襄樊方向的突破,完成了对南宋的征服。

以车御骑

当战场形势要求步兵必须在平易地带与骑兵作战时,古代良将往往利用各种工具,“人造”地形。

最典型的工具就是利用战车,“以车御骑”。


西汉时期的李陵、卫青,就曾经用战车为营,防御匈奴骑兵的进攻。曹操在讨伐西凉马超时,也曾经“连车树栅”。

三国时期的蜀国,则是把“以车御骑”发展到了战略层面。当时,吴国、魏国的陆军,都只有骑兵和步兵两个独立兵种;而蜀国出了步兵和骑兵,把车兵和弩兵也提升了独立兵种。


西晋时期的马隆,就吸取“诸葛八阵”的精髓,造“偏厢车”,且行且战,一举平定了让无数西晋名将尽折腰的树机能之叛。

貌似造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战车,作为防御骑兵的工具,一直被运用到了明清时期!

以各种工具防御骑兵

如果在没有有利地形,又没有足够(或者完全没有)战车时,古人也创造性地开发了各种工具削弱敌军骑兵的进攻。

比如:拒马木。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干啥用的!

今天,拒马木的变型还在广泛使用。

由于拒马木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这几乎是一种古代必备的工具。甚至连本身拥有许多骑兵的康熙,都在与噶尔丹作战时,使用了这种工具,以防御敌军骑兵的袭击。

而拒马使用的大师级人物,是南宋的刘锜。他在与金军名将完颜兀术作战时,不但使用拒木抗击敌军的“拐子马”,还在敌军退却的路线上设置这些工具,予敌重大杀伤。

如果连制作拒马木都赶不及的话,古人干脆把树枝垒成鹿角,抗击敌军。

杀敌武器

前述方法,都是防御性手段,目的是削弱骑兵的机动优势。但是,如果在敌军停滞,或降速过程中,无法给予敌军相当杀伤的话,也是毫无意义的。


“射人先射马”,利用弓弩等武器对抗骑兵,是最常的对抗手段。

在远射武器上发展得最变态的,就是被敌军骑兵搞得最头疼的宋朝了。他们开发的各种远射武器,几乎是机械时代到来前的巅峰之作了!

当然,也有更嚣张一些的步兵。他们能够在正面与敌军骑兵“手撕肉搏”。


唐朝的陌刀队,就是与骑兵作战时的利器,敌军“人马俱碎”,令人胆寒。

由于陌刀的制作难度较大,后人使用长斧、扎马刀等长武器继续抗击敌军骑兵的冲击。

胜负的关键,在人

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有其优势,也都有其致命弱点。

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工具。这些工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头的,因此,如果运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削弱敌人的作用,还会变成敌人的宝贝。

名将夏侯渊,死于忙碌的修鹿角工作中。


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以车制骑”。唐朝时,房琯以“春秋之法”拒敌,企图用牛车来防御敌军骑兵的进攻。结果,敌军擂鼓放火,牛车被烧,可怜的牛儿们四散而跑,扰乱唐军阵行,唐军送自己一个“火牛阵”。

因此,就具体每次战斗、战役而言,并不存在所谓“无解的存在”,胜负的关键,在人。

军种劣势,不能绕过的坎

但是,到了国与国战争的层面,军种上的差距,就是绕不过去的坎了。


古代盛世的前提: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

尽管在正面作战中,“以步制骑”有能力击败骑兵。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机动性上的差异,骑兵败了可以迅速撤离战场,重新再战,而步兵败了,则根本逃不掉,往往在敌军的连续追击下一败涂地!

450年,北魏进攻寿阳,宋军的刘康祖仗着“兵精器练...亦何患乎?”走大路行军,连续击败北魏军,杀敌万余人。可是,在北魏军的车轮战之下,最终全军覆没。

可见,没有机动优势的一方,即使正面对抗不吃亏,但只要输掉一次,就后果不堪设想!

有谁能保证自己绝对百战百胜,不失败吗?

因此,古代南方政权尽管名将辈出,但北伐却往往难有成效。其关键原因还在于:军种上的差距,不是一将之能所能轻易克服的。

当年,面对敌军的装备优势(其差距,远远比古代骑兵、步兵的差距要大得多),我军机动灵活,扬长避短,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武器上更先进的敌人。


而到了国防建设问题上,我军又不断更新武器、战术,坚定地坚持科技强军,打造出了强大的国防力量。

面对困难不惧怕,面对差距迎头赶上,于国家如此,于个人更是如此!

祝君强大!

三,古代骑兵对步兵的杀伤可以达到几比几

冷兵器时代骑兵占有绝对优势,它的冲击力和移动速度是步兵望尘没及的,能被挑选为骑士的多是体魄健壮,擅长骑射,身手矫捷灵便超于常人的壮士。它的分水岭在于马蹬的普及和重甲的装配。此前此后战力杀伤力不可同日而语,以步制骑的方式也因此改变,之前能克制的步兵战术战法,碰到新装备的骑兵又陷于被动。所谓克,大多指抵抗住,很难反转为绝对优势。


有没有普及马蹬和重甲时,如两汉及之前,骑兵的杀伤力未全面体现,相对来说步克骑机会较大,战国时有李牧的以步围骑,限制他们的冲击距离控制骑兵发挥战力。到汉武时,经过摸索,以卫青为首的新派将领采用以步制骑的战法,在对匈战争中屡建战功。他的做法是选取有利地点,步兵战车切割骑兵,限制他们的长距离冲击,再分割击破,其中多次运用战车的笨重起隔阻作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在漠北之战时,猝不及防遇到单于主力,卫青就是用这套战法击败单于,使得单于兵败而逃。明显的以步克骑是李陵,带五千弓步兵出塞,碰到匈奴三万兵力和陆续增援的敌人达八万之多,他带着军队以大车作为营垒,后有弓步兵,且战且走,连续战斗了八天八夜,接近汉境,由于无人接应,兵器消耗殆尽才致投降,其中运用的以步克骑战术在马蹬未普及时较为明显。(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后来随着骑兵的完善,马蹬装甲的配套,威力大增,老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这时就出现拒马和战车配合限制骑兵的战术,再配以长矛方阵,南朝著名军事统帅刘裕的却月阵,也是利用战车围成一圈,配合长矛兵和弓弩手,最终顺利击败了北朝的铁甲骑兵。这在中西方中极常见,西方代表人物腓力二世就发明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西班牙方阵更是一种长矛和火枪复合的阵型,是骑兵的杀手。也有以利用地势阻遏骑兵的,比如宋朝在河北大地广植树木,使北方的骑兵到此难以展开冲杀,但收效甚微。(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有世界军事理论家总结出一种规律,认为古典时代到中世纪的野战战场上有四个基本兵种,即(重)步兵、重骑兵、轻步兵(弓弩手)和轻骑兵(弓骑兵等)。在地势平坦的理想战场上,阵型紧密的重步兵尤其是长矛兵可以瓦解重骑兵的正面进攻,但面对弓弩手还是弓骑兵的箭雨,都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重骑兵的速度和防护能力可以轻易突破轻步兵的箭网,给后者以毁灭性打击,但面对机动性更优的弓骑兵,重骑兵通常是被动挨打。这可能是游戏中所用兵种相克的由来。

四,古代骑兵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农耕国,在和周边各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克制骑兵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远程武器——弓和弩。

中国古代弓弩,在世界军事领域里是发展比较早也是比较成熟的。尤其是弩,从秦汉时就成为了军阵中远程攻击的主力,和弓平分秋色,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没落。

而与此不同的是,欧洲很长一段时间里,弩的发展很不理想,甚至有一段时期,因起不符合价值观被约定禁止使用。但无需怀疑,作为旅行杀人之良器,必然是有人偷着用,所以不是说欧洲无弩,只是在15-16世纪以前,大多为守卫城堡用的固定弩,大规模用于军阵中的单兵弩品种不多。用得比较多的是十字弩,其功用以防身武器为主,射程比较近。

14-16世纪期间,虽然欧洲弩开始迅猛发展,但火器发展也开始了,所以最终没出现军阵用弩的黄金时代。

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欧洲重骑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使用秘籍阵型冲锋的重装骑兵,一度成为决战沙场的主要力量,通常他们一次冲锋就可以决定本次战斗的胜负,尽管他们其实也只能冲锋一次。

弓箭的杀伤力其实是所有冷兵器之中最令人恐惧的存在,毕竟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远程射击,无需近身攻击。在文献记载中有一个唐代的案例,可以清晰地说明唐弓的杀伤力。

唐初名将薛仁贵,在唐高宗时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出征西域,临行时高宗赐宴为其饯行,席间高宗道:“古善射有穿七札,卿试以五甲射焉。”

结果薛仁贵一发洞穿,高宗大惊,急忙派人取代坚甲赐给他,生怕这位名将在战场上直接被敌人一箭给射穿了...........

当然这个距离只有20米,但是哪怕只是20米,一箭洞穿五层甲也是极其惊人的。

那么从实战大规模战斗的军事角度来说,步兵弓是怎么反骑兵的呢?

我们先来说一个相对比较经典的案例。

汉代名将,后来投降匈奴的李陵,在天汉二年,率5000精于剑法和弓弩的步兵精锐出战匈奴。在出塞千里后,遭遇到了匈奴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李陵首战选择了出营列阵,与之野战。

他在前列布置了长戟手和持盾战士为拒马,后列布置弓箭手。匈奴见汉军兵少,直接发起冲锋,结果被弓弩俱发射杀无数,败走上山,又被汉军掩尾追杀,一战伤亡数千。

另外还有一个案例,那就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军在阿金库尔以5000长弓手,几乎全歼法军11000名精锐重装骑士,虽然有天气的原因(大雨之后的泥泞农田),但阿金库尔的胜利对后世战争依靠火力范围杀伤对方密集阵型这种战术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李陵的故事并没有说完,两军在抵达距离汉地仅百余里的鞮汗山时,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时刻。这个时刻的最高纪录,是一天之内李陵部射出了50多万枝弓弩箭矢。遗憾的是,李陵部队带的箭矢储备到此彻底告罄,随后,不幸被叛徒出卖,匈奴尽知汉军弹药及兵力底细,李陵兵败被俘虏。

李陵部队矢尽兵败时,汉军士兵尚有三千多人,也就是说这十余天的激烈战斗,汉军总计伤亡才一千多人而已。李陵最后感叹道:“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五,古代骑兵是怎么打仗的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日航君有一篇文章,是分析骑士的装备的花费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去看一下。诚哉,骑兵确实是古代无敌的存在,一支成编制的骑兵队可以击败数倍的敌人。那么,步兵面对着强大的骑兵之时,应该怎样以步制骑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方法一:利用车阵

面对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他的冲击力,这就需要一个阵地了。在古代,如果是守城战的话还好说,那么在野外应该如何应对呢?这就出现了一个阵法,即车阵。

车阵有两个用法,一方面是结车为城,抵御骑兵的冲击;一方面是车自身带有弓弩,可以杀伤骑兵。另外,车还可以用来运送粮草、物资等,可以说是用处多多。

在利用车阵抵抗骑兵的战役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汉朝大将李陵。面对着十几万的匈奴骑兵,李陵率领着五千步兵,利用车阵,与匈奴骑兵鏖战良久,杀敌数万人。虽然最终李陵失败,投降匈奴,但是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以步制骑的战斗,由此看车阵确实是对于骑兵有着很强的杀伤力。

方法二:利用弓弩

我们可以看到,在李陵利用车阵的时候,他还利用了另一样利器,那就是弓弩。弓弩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给予骑兵以重大伤害,扰乱他们的阵型,杀伤他们的人员。

但是弓弩有着巨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在骑兵冲击时,一般只能射出2-3轮箭,很难说消灭骑兵。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多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情况是利用连弩。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诸葛亮。面对着强大的魏国骑兵,蜀地很难也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与之抗衡,于是诸葛亮便采用了连弩的形式。《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发明了损益连弩,“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通过这样的连弩,来以步制骑,打击魏国骑兵。

第二种情况是使用重弩。重弩的穿透性极强,可以一次性洞穿多个敌人,给予敌人以心灵上的重大打击。这一点在宋军中比较多见,宋军曾装备有“神臂弩”,采用这种重弩给予辽国骑兵以重大打击,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方法三:利用方阵

在西方,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建立了马其诺方阵。马其诺方阵采用步兵居中,骑兵护卫两翼的做法,这种方阵不论是对付骑兵还是对付步兵都有着奇效。

在中国,也有着“拒马阵”。通过士兵立起长矛来抵抗骑兵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精髓也是在于利用长矛降低骑兵的冲击力,然后捕杀骑兵。这种做法十分考验士兵的素质,步兵方阵或者是骑兵方阵谁先崩溃谁就输了,因此是很拼的方式。而且需要步兵方阵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仓促应战,很容易就失败了。

在宋代,曾有人想要建立一支重步兵方阵来以步制骑,但是却忘记了护卫两翼,导致重步兵左右失顾,打不能打,跑不能跑,最终全军覆没。

因此利用方阵也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变换,不然会失败得很惨。

方法四:利用小玩意儿

这里的小玩意儿,即可以克制骑兵的种种物件,例如铁蒺藜,钩镰枪等。

铁蒺藜早在战国之时便已经出现,在三国、宋、明时多次用来对付骑兵。铁蒺藜为三面有刺的铁铸造物,扔在地上,永远有尖尖的一头向上,然后可以用来戳烂马蹄,杀伤敌人。有的铁蒺藜上还会涂抹毒药,效果更佳。

钩镰枪大家都不陌生,在《说岳全传》中被岳飞用来大破金军的“铁浮屠”,“拐子马”。在实际作战中,钩镰枪可以用来埋伏敌方骑兵,下钩马腿,上斩骑兵,效果奇佳。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我是日航君,热爱历史的历史学生,希望与你一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点我关注,看更多好文章,增长历史知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骑兵在古代几乎是无敌的,那古代有什么办法能够"以步制骑"吗?(古代 骑兵)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