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古人绘制的国家地图,是怎样知道海岸线边境线曲线的?(地图上的海岸线是怎么表示)
一,百年前古人绘制的国家地图,是怎样知道海岸线边境线曲线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据《史记》记载,他“左准绳,右规矩”,手执测绘工具,“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据传说,黄河之神河伯曾送给大禹一块刻着黄河流域地图的石板。这些都是当时地图测绘的反映。平治洪水后,大禹巡行天下,划华夏大地为九州,并调查各地的物产与土地,以此确定贡赋,由此形成了先秦地理名著《禹贡》。从此之后,“九州”成为中华大地的代称,“禹贡”则成为地理著作的专称。
要画出地图,首先要进行测量,古人的测量方法由简到繁,发展出诸多办法。
据《春秋纬》说,五帝之一的炎帝,为了度量大地而远涉几十万里。大禹也曾派遣太章从东到西、竖亥自北至南步量国土,可见当时步量(踏勘)是大地测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至于几千年之后,还有人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意即大禹的足迹。
依据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当时有一种记道车,可以计算行路里程,东汉张衡将其改进后称为记里鼓车。这种车利用差速齿轮原理,行车十里则敲鼓一次,敲鼓满十则敲钟一次,大大提高了里程测量速度。
立杆测影是利用测量日影的长度推测距离、位置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同一天的中午,在南北方向两地分别竖起同高的表杆(通常高8尺,相当于1.88米),然后测量表杆的影子,并根据“寸影千里法则”(日影差一寸,实地相距千里)推算南北两地距离,并把夏至日的影长为1.5尺的地方视为方形大地的中心。据《周礼》记载,这个地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这也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寸影千里”是相当粗略的经验值,后来被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隋代天文学家刘焯和唐代天文学者僧一行、南宫说等的理论和实测所否定。
早在西汉的《淮南子》中,就记载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基本方法,到三国时,吴国人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绘制了日高图。日高图是利用双杆测量日影推算太阳高度的示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边长成比例的原理测得太阳高度和两地的较远距离,为间接测量提供了方法。数学家刘徽说:“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他流传至今的《重差》有9个算例,包括测算海岛、山松、楼房的高度,测算城池的大小,测算涧谷的深度,测算河口、湖塘的宽度等。
汉代以后,先后发明了浑天仪、覆矩、牵星板等测量工具,天文测地活动更加活跃,方法更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杆测影方法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测地方法。
二,中国古代海岸线变迁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有很多历史地图,其实是并不计较准确性的。地图地图,它既然是一种图,它就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正如我老师所说:“在中国文化中,地图不但用于表示距离,也用于显示权力,用于进行教育,以及用于美学的欣赏。”注重艺术性和读者欣赏而不注重准确性的地图,在古代是相当多的。这种地图既然无所谓准确性,大概就是将作者或者当地人观念中的地理和环境尽情地诉诸笔端。这种地图可能不是各位知乎ers甚至题主想要问的地图,但因为这种地图更加广泛而且数目更加众多,我将不得不将其提出并略加说明,并与我接下来讲的注重实用性的历史地图进行区分。接下来说回讲究实用性和准确性的地图。(实际上还是很难规避上一种的,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二者都是混一的,我只是为了方便讨论问题)。
既然讲究实用性和准确性,就要讲究制图的基本法。中国古代历史地图最重要的一次革新,是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
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
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
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所以校险夷之异也。
解释一下:
分率,即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
准望,即方位,用于控制地区之间的正确关系;
道里,即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里程数;
高下,指地形的高低起伏;
方邪,指地势的倾斜缓急;
迂直,指山川道路的纵横曲直。
按照我老师课件里的说法:
前三者是制图的基本要素,后三者是用来较正由于地形不同所引起的距离上的误差。在地图上两地间的方位关系确定之后,就得通过对高下、方邪、迂直三者因地制宜地进行核算校正,才能把两地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的里程数字计算出来。所以这六条法则,在运用时要相互参照,全面研究。
这是我国最早的地图学的制图理论,它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与距离等问题。直至明未,为我国制图者所遵循。
不过其实很可惜的是,遵守这个规矩的历史地图在古代那么长的历史上,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人依然喜欢不按照“制图六体”来画……(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先提一提地图的审美性与艺术性)。
在历史地图的绘制过程中,古代的地图作者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十分科学的技巧和规则。
比如说贾耽的“古墨今朱”,将古代县名和行政区名用墨字标好,现今行政区名用红字标好,这样子当地的沿革地理就一目了然,行政区划大多是以前的撤并、划分、割实,搞清楚前代的变化,才能搞清楚当时的情况。搞清楚沿革地理,才能绘制各个朝代当时的行政区划图了。比如说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图已佚),记载了府州县的“四至八到”(四至:州府东西南北的界线。八到:府州至都城长安、东都洛阳以及邻近诸州的里距。)。这大大提高了精度,后世的地图作者,包括现代,都有所参考。
还比如说明代罗洪先的“计里画方”。将图分为一个个小方格,那小方格来进行定位,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准确性。(乍一看还比较像西方的经纬线,也起到了一定经纬线的作用,但其实跟经纬线还是有颇大差距)罗洪先另一项杰出的贡献是创立了地图符号图例体系。在他之前大多数地图都是有啥画啥,有山画山。(但他并不是第一个运用抽象图例的人,目前发现最早的运用抽象图例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地图。)明末清初,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企图用西方的科技来撬开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内心。这些技术之中就包括了西方那一套制图技术。受益于西方的经纬线等地理知识。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地图的精度大大提高。 清康熙后期,开始按照西方经纬度制图法绘制中国大地实测地图,将大比例全国地图分为若干图幅,奠定了清后期内府全国地图的编绘基础。以上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古代人是怎么画地图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百年前古人绘制的国家地图,是怎样知道海岸线边境线曲线的?(地图上的海岸线是怎么表示)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