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尤其是巷战的难点有哪些呢,美俄的应对有什么区别吗?(城市巷战游戏)

城市战尤其是巷战的难点有哪些呢,美俄的应对有什么区别吗?

一,城市战尤其是巷战的难点有哪些呢,美俄的应对有什么区别吗?

巷战不容易打,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重型装备难以施展

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街道交错纵横。坦克和装甲车等重武器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 无法将炮管抬到足够的高度,往往不能击中建筑物上部或地面平行方向的敌人,使用效果受到较大制约。而且狭窄的街道还使坦克等大型战车无法掉头,从而使其侧面 及尾部极易遭受攻击。

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企图用屡试不爽的装甲闪电战碾平这座象征苏联最高统帅的城市,结果却陷入了死亡泥潭。

2.火力支援兵器使用受限

此外,现代战争,不能再像古代那样,动则毁城屠城。像民用设施、人文古迹等非军事目标和平民百姓都受到国际法的保护。这极大的限制了军队的火力使用。对面目标实施攻击时,火炮和轰炸机的火力支援兵器往往要慎用。不然很容易造成“误伤”,而受到舆论的攻击。

如,1956年,匈牙利爆发的十月事件,匈牙利反苏武装与苏联军队在布达佩斯激战。苏联由于估计政治影响,不敢过于的狂轰滥炸,使得苏联军队在对付匈牙利反苏武装时多费了不少力气。

3.难以获取准确侦察情报

城市巷战情报不好获取。

一是,由于城市高大建筑的阻拦,侦察卫星、侦察飞机和地 面侦察装备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侦察效果。

是,藏匿在建筑物内部或者地下管网的敌人更是无法侦察。

无法快速有效的找到敌人,这增加了巷战这种军事行动所具有的难度和风险,以及一线战斗人员的心理压力。“在别人向你射击前,你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子弹来自何处。”

4.机动难

狭隘的街巷、破坏的道路、设置的障碍、埋藏的地雷、倒塌的房屋、出其不意的伏击、防不胜 防的狙击等都为地面部队的机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机动速度受限,则会导致部队彼此间支援不够及时,被敌方有机可乘;也会导致,进攻一方在进攻时,花费更多的精力,延缓城市进攻作战的速度。

如,在摩加迪沙街头,由于狭 窄的街道被路障堵死,美军支援部队无法及时赶至增援。

5.防护难

城市巷战没有一条清晰的战线,敌我混杂、敌与平民混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胶着状态。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中,部队可能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方火力攻击,武器装备和人员被击受损的情况会大幅增加。(你不知道哪个角落里正阴着一个狙击手,准备打黑枪)

特别是进攻一方,本来就在明处,再加之又不熟悉地形,很容易会被躲在暗处的防守给方阴了。

如,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攻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而车臣武 装的狙击手却可以凭借熟悉的地 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 一射杀目标。

美俄关于巷战的应对差异

从2004年的费卢杰战役来看,美军的城市巷战呈现出了三大特点,打击手段高科技化、打击方位立体化、打击目标精确化。

再看俄罗斯,从第二次车臣战争和其主导的叙利亚东古塔战役来看,俄罗斯的巷战作战相对美国来说更加“传统”一些。主要还是靠着,士兵去与敌人进行短兵相接式的搏杀(人员和装备损失较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两点。

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事科技作为支撑,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在科学技术方面已与美国有了不小的差距;

2.俄罗斯的军事传统就是不在乎士兵的生命。沙俄时期,俄国普通士兵被称为“灰色牲口”,在贵族军官眼中“灰色牲口”就是消耗品,用他们的话来说“灰色牲口”是死不光的;二战中,朱可夫、罗科索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等名将眼中士兵依旧是消耗品,他们每次指挥作战不管胜负,战死的己方士兵总要比敌人还多。而美国军队一向奉行“零伤亡”作战理论。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二,城市巷战计划

城市战三个字,我们都很熟悉。城市战包含了巷战。巷战是城市战最主要的战斗形式。城市战敌我双方的攻防实力趋于接近,而且作战信息不透明,敌人极为遮蔽。城市楼房林立,视野受阻,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战斗队形。制高点多,容易形成交叉火力和多方位打击,所以如何打城市战一直是美俄这些军事强国都在研究的主题。我们都知道城市战的难点其实一点也不少。

现代城市易守难攻,城市战对防守方更有利。对攻方则不利。首先城市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小到巷子,大到主干道,小到公用厕所,大到摩天大楼,上到电视塔台,下到排污下水道,都属于可以进行遮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遮蔽建筑,防守方可以预先布置地雷、炸药等阻拦进攻方。还可以占领各种制高点,各个方向的阵位,对进攻方进行突然袭击或者精确打击。所以城市战中,防守方基本上处在战斗有利位置,进攻方需要有非常强的作战能力和合适战术才能扭转攻防局面。



著名的城市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围困苏军,在城市中需要跟苏军逐一争夺街道、楼房等阵地,惨烈无比。二战后俄军在格罗茨尼两次和车臣叛乱分子巷战,俄军一个作战团几天时间只剩11人活着离开,被车臣叛乱分子在城市中围困打击,残酷无比。最终俄军指派2000名特种兵分成多个小组在格罗茨尼鏖战,付出1700人阵亡代价才最终获胜。可以说城市战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的特点一直被各国研究。

城市战联络困难,军队士兵不容易协同作战。城市大量的基站和通信设施,会对其中的军队通信联络产生影响。各种建筑组成一个个区域,很多联络方式是受阻的。即使是传统的联络形式,都不一定能联系得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诺大的城市中,可能一墙之外就是敌人。这栋楼的敌我双方在交火,那栋楼的敌我双方可能还在吃着面包补给。大规模集群行动基本上不能真正展开,更合适几个人为一组的小组单位来战斗。真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代城市的特殊地形,不利于重装部队战斗,更利于轻装部队上阵。这个我们也很好理解。各种建筑组成的战场,相互靠得近,全在目视范围内,行动很隐蔽。在街道上放汽车杂物就可以轻易阻断街道,坦克开进来不一定过得桥,战斗机直升机在城市上空未必就发现得了敌人,炮兵要打击未必得到准确的坐标。同时重装部队的装甲车辆,比如坦克,射击仰角太小,而敌方很容易用反坦克武器近距离埋伏打击我方装甲力量。1994年的格罗茨尼巷战,俄军大量装甲力量被轻易近距离埋伏打击,81摩步团120辆装甲车被击毁102辆,全团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城市作战是基本在近距离内交火的,这是一个难点,非常考验基层部队军官的临场指挥能力。同时城市战对武器装备优势的抵消,也是美俄等国关注的重点。



美俄都是世界上很早研究城市战及其理论的国家,中国近年的“朱日和”演习也有非常大量的城市战模拟。但要说世界上城市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还是要数美俄。苏联则是最早研究建立城市战理论的国家。

美国对于城市作战的应对方法重点是,掌握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建立有全球最好的信息情报网络系统,所以美国更倾向于非接触式的作战方式,利用空中力量对城市内敌人进行袭击。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地面战斗部队的损失,避免重蹈1993年黑鹰坠落的覆辙。同时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持续不断的打击敌人,但是这样的花费代价巨大,除非财大气粗,否则这不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项。同时还可能出现越打敌人越多,进展缓慢的反效果。



俄军自全新军事改革后,已经不再是以前那只老旧的俄军。俄军的城市作战则更多是人员前线渗透作战加空地火力打击。一方面俄军没有美军这般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所以特种部队经常在战场渗透活动。在叙利亚阿勒颇战役、伊德利卜战役,都到处可以见到俄罗斯格鲁乌和SSO特种部队的作战身影。另一方面,俄军财力有限,不可能像美国使用那么多的精确武器,强调传统火力的打击下可以尽可能减少城市攻坚带来的伤亡。但是代价则是,前线伤亡略高。好处则是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更多掌握敌我双方的实际优劣信息。用俄军自己的话来说,这是“格拉西莫夫战术”,即美俄中等各国都在研究的混合战争。



美俄的城市战应对方法既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各自的很大不同。前面我们也大体了解了城市战的难点了。总的来说,美俄应对城市战,都是建立在能最大化取得成效的设想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体系优势。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城市战尤其是巷战的难点有哪些呢,美俄的应对有什么区别吗?(城市巷战游戏)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