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胤禔因陷害兄弟被康熙帝囚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大阿哥胤禔后代)

大阿哥胤禔因陷害兄弟被康熙帝囚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一,大阿哥胤禔因陷害兄弟被康熙帝囚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康熙的长子胤褆,在早年间深受康熙的喜爱,但是因为他是长子而不是嫡长子,所以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而且胤褆也不是像影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冲动,愚笨。相反,在历史上,他是个出了名的美男子,朝堂上也一直有所作为。因为胤褆是长子,所以康熙皇帝经常让他做一些事情,也能出色的完成,所以康熙一直喜爱着他。在他随着康熙出征的三次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但是胤褆一直不安于此,心思活络一直觊觎着太子之位,一直关注着康熙皇帝对于太子的想法。在胤礽被废除之后,胤褆认为自己的机会到了,他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成为太子了,这也是因为一直有“有嫡立谪,无嫡立长”的方式。可是他还是想错了,判断错了局势,康熙皇帝早早就已经发现了他的野心。在公元1708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宣布:“胤褆之前虽然帮我做了很多事,但我并没有把他立为皇太子的意思。他脾气暴躁、顽固,怎么能被立为太子呢!”这样的言论。

虽然康熙早就知道了胤褆的小动作,可是看在他们之间的父子之情,一直没有做什么动作。可是胤褆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争储没有希望,就向康熙推荐了八阿哥胤禩。因为八阿哥和胤褆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也是因为胤褆的母亲惠妃曾经抚养过八阿哥。

胤褆曾经对康熙说过:“张明德觉得八阿哥是大贵之命,您应该立他为太子。胤礽一向骄横跋扈,您应该尽早处死他。如果您不想亲自动手,我可以替您杀掉他!”康熙皇帝听闻之后被震惊到了。胤褆说的这些言语让康熙帝真正的心底一寒,而且就连一直在康熙面前有着很好印象的八阿哥给拖下了水。

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后,但胤褆还是没有放弃。他偷偷的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使他和康熙的父子之情彻底冰冻。胤褆偷偷的找来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他让喇嘛用巫术魇镇住胤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被三阿哥胤祉给揭发开。这次康熙知道后本想着处死他,可是又于心不忍,最后也只是削去爵位,终身幽禁。

再后来,胤褆就没有再出现过了,三十七岁到六十三岁的幽禁生活,磨平了他的野心。与他关系交好的八阿哥的争储之战也以失败告终,八阿哥被四阿哥胤禛削去爵位,并将其囚禁。

二,大阿哥胤禔的老婆

康熙最后也没杀大阿哥。

康熙其实很喜欢他这个儿子的。

⑴在大阿哥还小的时候,皇帝如果要出去打猎游玩啥的,自然不会带太小的孩子,而比较年长的大阿哥就非常受康熙喜爱。

⑵除了不让他做储君,在其他方面是很重用的,2次军事出征都让他去立功,之后更是封王,经常跟随康熙巡视各地,深得康熙重用足以得康熙对这位长子的喜爱。

大阿哥虽然做了很多错事,康熙虽然很气愤但实在不忍杀死自己的儿子,只好把他软禁了起来。从此只能生活在高高的围墙之内,虽然没有了自由,但是毕竟是皇室血脉,生活还是很优越的。

他有10个妻子,给他生了29个孩子,大部分都是软禁之后生的。争夺太子失败软禁26年后63岁离世。


三,大阿哥胤褆

康熙帝晚年,在太子胤礽被废黜后,由于老皇帝再没有册立新储君,所以各怀野心的皇子们为争夺太子之位,上演了一幕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好戏”,史称“九子夺嫡”。在争夺储君的诸位皇子中,以胤禔最为阴毒险恶,因而也最为康熙帝所痛恨。那么,胤禔究竟因何惹恼了康熙帝?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胤禔是康熙帝玄烨的庶长子,雍正帝胤禛的异母兄,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母亲是惠妃纳喇氏(又译做那拉氏、纳兰氏),叔外公则是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在胤禔出生之前,康熙帝还有4个儿子,但由于他们尚未达到序齿的年龄便早夭,所以按照皇家的规定,长大成人后的胤禔便成为皇长子,也即大阿哥。


虽然胤禔是长子,但由于他是庶出,所以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他无法成为储君,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比他小两岁的异母弟胤礽(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次子)爬上太子的位子。随着年龄渐长,胤禔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虽然表面上不敢流露出来,但内心深处却很是不平。



然而胤禔深知抱怨不能解决问题,要想取代胤礽的位子,除了需要等待他犯下致命的错误外,还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以便成为让父皇欣赏的人。正因如此,胤禔自幼便苦读诗书、练习武艺,再加上他天资聪颖,所以年纪轻轻地便成为一个文采出众、弓马娴熟的皇子,在众兄弟中堪称表率。依据极受康熙帝器重的传教士白晋的说法,皇帝非常欣赏胤禔,对他寄予厚望,并多次在公众场合夸奖他。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年仅18岁的胤禔从军出征,跟随抚远大将军福全(康熙帝的异母兄)讨伐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6年后,康熙帝亲征噶尔丹,胤禔再次随军出征,与内大臣索额图共领御营前锋营,并在昭莫多大破准噶尔的主力军;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胤禔跟随康熙帝巡视永定河河堤,总管治河事务,稍后又奉命拜祭华山。



就在胤禔屡建功勋并获得康熙帝越来越多的关注时,太子胤礽却屡有失德、出格的举动,渐渐地让皇帝心生不满与猜忌。为削弱太子的势力并对他加强防范,康熙帝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册封诸位成年的皇子,并让他们参与政务。其中,胤禔被册封为直郡王,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则被封为多罗贝勒。


皇子们得到权势之后,除胤禛依旧支持太子外,其他皇子则分别拉帮结派,暗中开展打击胤礽、夺取储位的活动,尤以大阿哥胤禔、八阿哥胤禩最积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禔与胤禩联手控告太子,称他肆意捶挞诸王、贝勒、大臣,截留蒙古贡品,放纵亲信为非作歹,并且有僭越、图谋不轨的行为。虽然这些控告多系不实之辞,但康熙帝还是深信不疑,并在当年底废黜胤礽的储位。



胤礽被废后,康熙帝召集群臣在畅春园议事,并要他们公推一人做太子。胤禔自认为时机已到,便怂恿群臣推荐自己,并向康熙帝建议杀掉胤礽,以使天下人信服。康熙帝闻言惊怒交加,此时方才看穿胤禔诬陷胤礽、谋夺储位的伎俩,所以非但没有同意立他为储君,反而将其痛骂一番,就此失去对胤禔的信任(详情见《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胤禔虽然失宠,但并未就此放弃梦想,暗地里用魇术诅咒胤礽,希望他能快些死去,结果没多久便被异母弟胤祉揭发。康熙帝得到奏报后气炸了肺,连连怒斥胤禔是“乱臣贼子”,并下令褫夺他的郡王爵位,将其圈禁在府中,派人严加看守。至此,胤禔的太子梦完全破碎,并且失去了人身自由,实属咎由自取。



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胤禔被圈禁在家中长达26年时间,期间再没能踏出过府门半步。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胤禔由于百无聊赖,便只能将满腔的悲愤与激情,转向纵欲狂欢方面,接连生下11个儿子、9个女儿,可惜大多早夭(详情见《清史稿·卷二百二十》)。雍正十二年(1734年),胤禔在麻木绝望中薨逝,终年63岁,就此结束自己荒唐的一生。


史料来源:《清史稿》、《清圣祖实录》、《清清世宗实录》

四,大阿哥胤禔为什么不是太子

大阿哥湚禔因向康熙提议杀死被废太子胤礽,康熙愤怒。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皇三子湚祉告发,康熙帝下令对胤禔夺郡王爵,在府第高墙幽禁。至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胤禔生育有二十九子女。其中有二子在同辈中争夺储位也未能成功。

胤禔排行第五,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生母为惠妃纳喇氏,远不及太子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贵,所以未能立太子,胤禔心有不甘,参与“九子夺嫡”。

五,大阿哥胤禔生母

胤禔是康熙皇帝的庶长子(本来排行第五,但因康熙前四子都早夭而未齿序,故胤禔为皇长子),不过他虽然为皇长子,但他的母亲是惠妃纳喇氏,而非皇后,所以胤禔就不是嫡长子。

康熙的嫡长子承祜也是死的早,但他还有一个嫡次子就是胤礽,因为嫡庶有分,所以康熙在立太子时,立的是嫡子胤礽为太子。

当然胤禔终究是康熙的庶长子,他虽没有被立为太子,但心中对储君之位总是会有非分之想的,特别是在康熙后期发生众子夺嫡时期。毕竟在胤禔看来,太子胤礽若被废,以他皇长子的身份,康熙立嫡不成,自会立长。

后来的事大家都清楚,大阿哥胤禔因魇咒陷害太子、谋夺太子之位的事情,而被削爵囚禁。那胤禔被削爵囚禁后,他的最终结局是如何呢?

胤禔作为康熙的皇长子,虽然他未被立为太子,但是康熙还是很重视他的,是对他寄以厚望,希望胤禔给其他的阿哥做个表率。胤禔曾三次随康熙出征或巡视,又得以被封为直郡王。

后来太子胤礽被废去太子位,作为皇长子的胤禔心里很高兴,更重要的是康熙皇帝还让胤禔去监视胤礽。但大阿哥胤禔还是太过于心急,他没过多久就劝康熙杀了胤礽,胤禔的这个举动让康熙皇帝很不开心了,毕竟胤禔和胤礽是兄弟,但胤禔却提出杀了胤礽,可谓是手足相残,所以康熙皇帝就对胤禔有了不满之心。

而之后又有人告发胤禔曾对胤礽用魇咒之术,这更让康熙皇帝很气愤,大怒之下的康熙皇帝就削去胤禔的爵位,并且又把他囚禁起来。

王大臣之后商议决定派八期护军参军八人、护军校位八人、护军八十人看守胤禔,但就算这样康熙皇帝还是不放心,又加派贝勒、贝子、都统、八期章京等十七人,更番监视,并且康熙皇帝还对这些看守的人下了命令:谁要玩忽职守,就会遭到灭九族之灾。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禔的不满程度。

当然康熙皇帝虽然对胤禔不满,也囚禁了他,但他们终究是父子,康熙皇帝最终还是没有处死胤禔。胤禔夺嫡失败的时候他是三十七岁,他一直被囚禁到雍正十二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他去世的时候六十三岁,换句话说,胤禔是被囚禁了长达二十六年。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大阿哥胤禔因陷害兄弟被康熙帝囚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大阿哥胤禔后代)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