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什么意思)
一,怎样理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吉昌的第四个儿子,他非常忠厚仁慈,非常孝顺,和文王的其他儿子都不一样。因为他的庄园在周国,他爵位是周朝的大公,所以人们称他为周公。
周公自己的封地在鲁国,所以司马迁又称他为鲁周公。
周公不但是个好儿子,对兄弟也是非常尽力,武王继位后,他一直辅佐和帮助他,承担和处理了很多国家大事。
在武王灭商的第二年,武王姬发就重病缠身了。那时候,周成王尚在襁褓,根本不可能管理国家大事。
周武王就对周公说:我儿子年龄太小,他还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咱们弟兄只有你最有能力,我去世以后,希望你能帮助他管理国家。
周公绝对是顾全大局第一人,武王去世后,他怀抱成王,代替成王治理国家。
他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还在老百姓中散布消息,说周公要取代成王。管叔和蔡叔还联络了一些人发动了谋反。周公用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叛乱。
在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就把周朝的政权还给了成王。成王说叔叔周公是真正的圣人。
周公自己的封地在鲁国,也是周朝的诸侯国,但是周公因为要帮助成王治理整个国家,只好把治理鲁国的任务交给儿子伯禽。
伯禽去鲁国前,周公对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我在天下的地位应该不算低贱了。可是,我洗一次头要三次手抓着头发跑出来,吃一顿饭要有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的是接待贤能之士,非常担心因为我的一点疏忽而失去贤士。你到鲁国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国君的身份傲慢待人。
《史记》原文是这样的:
周公诫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也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予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哺,咀嚼的意思,这里指把正在咀嚼的食物吐出来。就是说周公在吃饭的时候只要有人来访,他就会把吃到口中的食物马上吐出来去接待来人。而且经常是一顿饭要接待三次人吐三次,怕的是怠慢了贤士而失去人才。
通过周公的这段话,大家就可以知道周公帮助成王治理国家是多么尽心尽力。正因为他的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才感动了天下人,使人心归于周。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就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首诗的末尾,把周公的这种精神,写成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就是说周公一心为公、废寝忘食、没有私心的行为全国人民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天下人的心也都向着他。
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是谁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的诗句,历史典故的原句是“周公一饭而三吐哺,一沐而三扝(捂)发”讲的是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勤于政事,关爱平民百姓,吃饭的时候听到报告说是有民间的贤能之士来求见,周公吃一顿饭,都要中断多次,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去接见;洗头的时候听到禀告民间来了贤能之士,周公就顾不得正在洗头,把带水的头发捂着去接见,洗头被中断多次,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周公姬旦勤政爱民的做法,周公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天下民众
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首先感谢邀请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出自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诗人、军事家曹操的诗歌《短歌行》。
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投,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短短的八个字,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
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读音
周公位高权重,却求贤若渴,听闻有贤才到来几次吐掉吃到口中的饭菜去迎接,所以天下人都认可了他。
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哪首诗
周公吐哺,意思是,大燕子将嘴中啄来的虫子或米粒,哺喂巢中的小燕子。这里是比喻周公象燕子吐哺一般爱民如子,大仁大义,方能赢得天下对周公的崇敬而大同归心!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推手游 提供的怎样理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